不是無邊無際的,已知宇宙是有邊緣的,但只是已知宇宙,看完接下來的回答,你可以自主思考這個問題....

銀河系

如果你能飛越宇宙的話,那麼你從地球出發,首先你會飛離銀河系,並且你遠望銀河系,你就會發現銀河系屬於一個由54個不同星系通過引力相互糾纏而構成的一個小小星系羣。這個星系羣叫做“本星系羣”,直徑大約1000光年。銀河系是其中的第二位,老大是仙女座星系。

再往前,又可以看到一個星系團,這個星系團比我們的星系羣大很多,叫做“星系團”。你再往前,就會遇到我們稱爲“超星系團”的巨大星系團。它們含有幾萬個由無數恆星構成的閃亮漩渦或橢圓狀原盤,互相以引力束縛並延伸到整個時空。

本星系羣

當你距離地球130億光年時,你就會發現周圍的星系變得不那麼密集,恆星也變得越來越大。當你到達135億光年處,前面就再沒有光了。這就是限制我們的第一道牆,不過絕不是宇宙的分界點。

這道牆被稱爲“臨街最後散射面”。爲什麼叫這個名字?

根據熱爆炸理論,宇宙之初物質非常的密集,當光擊中電子時,會發生散射。當物質密集堆積,光經多次散射就無法前進。但當宇宙膨脹到不那麼緻密,終有一天,光就可以自由通過,也就是它最後一次被散射時,產生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臨界最後散射面。

事實上,宇宙也並沒有誕生在這裏,而是這個散射面背後38萬年處。這個黑暗的區域,我們認爲是一團由物質,光,能量和曲率等融合在一起的,這裏的所有定律不再適用,包括時空都過於糾纏。

要想再深入,我們就必須瞭解什麼是暴脹場。根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我們知道,宇宙的各處溫度都一樣——比絕對零度高2.73度。這就很奇怪了,想想我們地球各處溫度都大相徑庭,但宇宙如此大的尺度下,溫度都一樣,那麼只能說明一點:今天看上去非常遙遠的,實際上過去都緊貼在一起,並且都浸泡在一個場中——暴脹場。實際上我們認爲暴脹場依然存在,並且以真空狀態蟄伏着,如果沒有足夠的能量,它就不會激發到足以產生和展示粒子的程度。我們甚至還認爲,暴脹場帶來了宇宙膨脹的加速。

宇宙永恆暴脹

暴脹期發生在大爆炸之前。實際上,與所有的場一樣,暴脹場也會發生能量的起伏,所謂量子起伏,這就意味着它能自發產生一個小規模的宇宙。我們稱爲“永久暴脹”。

不過現在我們只需要討論無數個宇宙中的一個,研究它的起點。暴脹和大爆炸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個大難題:普朗克牆。(也就是時空不再具有意義的位置)。

最後霍金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們的宇宙,在所有可能的狀態中,沒有開端.....這就是無邊界猜想.....要想再深入瞭解人類未知的領域,歡迎進入微小的世界——弦和膜的世界,不過那又是另一個複雜的問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