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稱目前兒童抑鬱症發病率約爲 2.5%,且在兒童期(6-12 歲)發病率無明顯性別差異。兒童抑鬱症的發生與早期不良的生活經歷、嚴酷的生活環境、缺乏成長支持等因素有關。其嚴重影響患者社會功能、學業以及人際關係的建立,有的患者出現逃學甚至自殺等行爲。

兒童抑鬱症的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目前,輕度兒童抑鬱症患者可接受心理治療,如行爲認知療法;對於慢性或重度兒童抑鬱症患者的治療,應考慮藥物治療。本文針對兒童抑鬱症的藥物治療現狀作一綜述,並給出用藥建議和相關注意事項。

兒童抗抑鬱藥治療現狀

5-HT 再攝取抑制劑(SSRIs)

  • 氟西汀爲選擇性 5-HT 再攝取抑制劑類(SSRIs)抗抑鬱症藥,歐洲藥品監督管理局(EMEA)推薦氟西汀用於 8 歲以上兒童和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

  • 在 SSRI 類藥物中,帕羅西汀是抑制 5-HT 再攝取能力最強的藥物,相關研究顯示帕羅西汀與安慰劑比較,對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療效並無統計學差異,且不良反應較多。另外,與安慰劑組比較,帕羅西汀可能會增加年齡小於18歲的兒童青少年的自殺傾向,所以應謹慎將帕羅西汀用於年齡小於18 歲的抑鬱障礙患者。

  • 西酞普蘭對兒童青少年的抑鬱或焦慮障礙的治療,有較好的療效並且不良反應較輕,近年來逐漸用於兒童抑鬱症的治療。西酞普蘭可導致劑量依賴性QT 間期延長,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監測心電圖。

  • 相比於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對5-HT再攝取抑制作用更強,選擇性更高。艾司西酞普蘭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較少,當與其他藥物合用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有研究顯示艾司西酞普蘭對兒童抑鬱症患者有顯著療效,且自殺發生率與安慰劑組沒有明顯差異,但艾司西酞普蘭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艾司西酞普蘭會有輕度的噁心、多汗、食慾不振等不良反應。

  • 美國 FDA 批准舍曲林可作爲兒童青少年強迫症的治療藥物。Wagner等人的隨機對照實驗結果顯示,舍曲林對兒童和青少年抑鬱症有顯著療效,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適用於短期治療,但是會有輕度的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

  • 氟伏沙明對α1受體有很強的激動作用,其對抑鬱症伴精神病性症狀和焦慮、恐懼、衝動、自殺行爲及強迫思維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常用於強迫症或伴有強迫症狀的青少年期精神障礙。

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藥(NaSSA)

一項開放性研究的結果顯示,米氮平在治療青少年抑鬱症中有顯著療效,有良好的耐受性,並且能夠改善睡眠。它是一種較爲理想的兒童青少年抗抑鬱藥,特別是那些對藥物使用比較敏感的兒童。其不良反應主要爲疲倦、頭暈和厭食等。

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

文拉法辛對抑鬱症狀的治療範圍更爲廣泛,有望成爲抑鬱症治療的首選藥物。但有專家提出,文拉法辛雖然對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可能有效,但其安全性和療效並不明確。有研究表明,文拉法辛在治療初期明顯增加了抑鬱症兒童的自殺風險,並有厭食、腹痛、食慾增加等不良反應。

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回收抑制劑

丁胺苯丙酮是一種新型非典型環類抗抑鬱劑,可以有效抑制突觸對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攝取,增強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功能,但對5-羥色胺系統沒有明顯的影響,其作用機制尚不太明確。丁胺苯丙酮對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有良好的療效,並且耐受性良好,但仍需進一步臨牀試驗加以驗證。

三環類抗抑鬱藥(TCAs)

研究顯示,TCAs治療兒童少年抑鬱症並無顯著療效。TCAs不良反應較大,常見口乾、視物模糊、便祕等,還具有一定的毒性,口服過量甚至可導致死亡。對於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藥物治療已不提倡TCAs治療,但對於多動障礙、遺尿障礙共病患者,TCAs仍不失爲較好的選擇。

兒童抑鬱用藥的注意事項

與成人用藥的區別

絕大多數抗抑鬱藥從動物實驗到人體應用都是根據體重放大或縮小劑量進行的,但兒童青少年的生理狀態和成人有很大區別,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程度也明顯不同,若直接使用按比例縮小的劑量則有可能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所以臨牀醫生在用藥時要注意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

用藥後的自殺風險

對SSRI 類藥物治療青少年抑鬱症的研究發現,兒童以及18-24歲的青少年患者產生自殺傾向或自殺行爲的概率較用藥前有所提升(從2%增加到4%),這與藥物誘導的精神激動有關,而 SSRI 類藥物對成人自殺傾向無明顯影響。因此,當使用SSRIs類抗抑鬱藥治療兒童抑鬱症時,要密切注意患者是否有抑鬱症症狀的惡化或出現激越、攻擊行爲,是否出現其他不良反應,如躁狂或自殺傾向等。

雙相障礙的鑑別

進行抑鬱症藥物治療之前必須先排除雙相障礙可能,因爲抗抑鬱藥可能誘使患者躁狂發作,尤其是那些具有遺傳傾向的患者。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的臨牀使用,能夠有效減輕躁狂症狀,有效避免了誘發雙相障礙。但若用藥前有明顯臨牀表現指向雙相障礙時,還是應儘可能避免使用抗抑鬱藥物治療。

不良反應與處理方法

目前兒童抑鬱症的臨牀一線用藥爲 SSRIs 類抗抑鬱藥,其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痛、嘔吐、失眠和震顫反應。臨牀醫生還需特別注意其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SSRIs 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聯合使用會誘發 5-羥色胺綜合徵,主要表現爲激動、意識不清、高熱等危重徵象。

三環類抗抑鬱藥(TCAs)的不良反應最大,主要不良反應爲口乾、便祕、視物模糊、血壓升高等。在進行心電圖檢查後,才能服用TCAs進行治療,並監測患者血藥水平,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用藥方案。有研究發現TCAs可引起癲癇發作,所以對疑似癲癇或有癲癇歷史的兒童應慎用TCA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