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郟縣縣城的一家老餄餎麪館裏,今年48歲的張朝陽師傅正和妻子在大湯鍋前忙碌着,每天中午的十一點半到下午一點半是店裏最忙碌的時段,他們兩個已經站着忙了快兩個小時。張師傅12歲輟學在店裏幫忙,後來接班掌勺,算來已經36年了。

這碗餄餎面在當地是最常見的一種飯,就像武漢的熱乾麪,雖然餄餎店遍地開花,做法也基本相同,但是在味道的調理上卻各有各的絕招,張朝陽是家族做面手藝的第五代傳人,但他並沒有默守陳規,在用料上大膽創新,逐漸形成了受食客歡迎的風格。

畫面中這位正在做直播的小夥叫馬超,今年30歲,他是張師傅妻子的弟弟,他在操作檯前架了三臺手機做網絡直播,目前積累了將近四萬粉絲,讓人驚歎的是,他的直播竟然吸引了來自俄羅斯、緬甸等國的人前來參觀學習。

張師傅的妻子比他小一歲,可以說是店裏最忙碌的一個人,每天早上5點起來開火煮肉熬湯,晚上10點多下班,收拾完之後還要和丈夫一起熬辣椒油到12點,然後再洗衣服做家務,基本每天睡覺都在凌晨1點半之後。在下午3點到4點之間顧客不多的時段,丈夫會催着她再去休息一個小時。

餄餎面在這口大鍋裏煮成,大鍋頂上有一臺電動機器,將麪糰放入後擠出來即是麪條。由於食客衆多,那種50斤一袋的麪粉,他們一天要用掉20袋,摺合足有半噸重。20分鐘一鍋麪,可以盛70碗,撈麪師傅最快一分鐘可以撈12碗。

在做餄餎面這個行業,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一般老闆親自掌勺,據說一是爲了保證味道不走偏,二是因爲羊肉很貴,成本控制要親自上陣,其實讓那些老主顧天天看到是老闆親自在做,這纔是最主要的。

餄餎面的調味離不開這盆辣椒油,和早上熬羊肉湯一樣,熬辣椒油外人也是不能在場的,這裏面有家族傳承的祕方。張師傅三天熬兩次辣椒油,每次200斤,後來有人提出要買些帶走,他乾脆把包裝也做好了。

一碗麪賣8塊錢,小碗便宜1塊錢,在春節返鄉人口多的時候,張師傅一天能賣出去3000多碗,飯店兩層擠滿人,竈臺前排30多人的長隊,還有數不清打包帶走的面。

喫牛哥家酸菜血腸,快來這裏、來這裏,極致美食送上門!

牛哥家殺豬菜:niugejia666(記得來找牛哥啊,能找到說明你智商在線!)

想喫的話,去牛哥家找牛哥哦:niugejia66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