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暗示东风-41导弹已列装 或将在建国70周年阅兵式亮相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国家电视台周一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在一个地下掩体对假想敌人进行了一次洲际弹道导弹模拟攻击任务。

中国中央电视台没有透露演习的具体地点和时间。报道称,在封闭环境中进行长期生存训练已成为部队的常规任务,以确保在战争爆发时的反击能力。

军事专家、电视评论员宋忠平周二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的战略导弹通常被放置在很深的保护性掩体中。

中国第8次试射东风41导弹?

中国承诺永远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只有反击时才会使用。因此中国的战略导弹储备设施必须能够经受住第一波敌对核打击。宋说,并指出地下掩体在保护中国导弹不被摧毁和准备反击方面是无价的。

2018年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钱七虎院士,以表彰他在加强这些核防御设施方面的成就。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旅是中国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创造了战略导弹部队的多个第一,组建60年来,这支部队经历了三次武器换型,导弹射程越来越远,精度越来越高,威力越来越大。该旅又被称为东风第一旅,组建于1959年北京长辛店。个性签名:低调是最牛逼的炫耀,专治各种不服。

版权属于原作者,感谢花猫

宋说,三代洲际弹道导弹可能是东风-5、东风-31和东风-41,它们都能携带单枚或多枚热核弹头,所有这些导弹都有能力打击1万多公里以外的目标,而且偏差不超过几十米。

据科技日报报道,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年5月18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1.2万公里、1.5万公里(东风-5A),可携带1枚3000公斤威力为300万—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或4—5枚分导核弹头(东风-5A),命中精度500米。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上,东风-5B弹道导弹正式亮相,也就是改进型东风-5B弹道导弹公开亮相。

而东风-5C,它采用固定发射井发射方式,是东风-5型洲际导弹的最新改进型。有一种保守的说法,东风-5C的射程一定会超过1万公里,是真正的大国利器。

东风-5C能携带10个弹头,可在纵深数百公里区域内选择要打击的独立目标,还可调节打击时序和次序,大幅提高突防能力和打击效果。”王云飞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东风-5C的亮相使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威慑效果更加灵活有效。

东风-31(DF-31,北约代号CSS-10)是中国的一种三段固体推进剂洲际弹道导弹。也是中国首种远程固体弹道导弹,作为中国第二代洲际导弹,应用了许多新技术。与其前辈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东风31在体积、打击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突破。

2017年7月,在“建军90周年成果展览会上”,名为“东风-31AG”型洲际导弹模型亮相,“东风31AG导弹使用了三种新技术,一是采用全驱动越野车底盘,提高导弹的机动能力。二是采用野外无依托快速发射,提高系统生存能力。三是采用分导式多弹头,提高突防能力。”

2017年7月30日,在内蒙古朱日和基地举行的“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沙场阅兵),东风31AG洲际导弹压轴亮相。东风-31AG使用了新的TEL一体载车,机动性大幅增强,还可能是携带3-5个9万吨当量的较小型核弹头,而且最大射程可能超过12000公里。

版权属于原作者,感谢谈兵

东风-41(CSS-X-20)导弹为三级固体燃料洲际导弹,最大射程在1.2万至1.5万公里之间,有效载荷约为2500公斤,可能携带最多10个多弹头分导再入载具(MIRV),核弹头当量为150千吨TNT。其有效载荷可能还包括诱饵弹头和反制措施。

分析人士强调,如果不首先对中国进行打击,中国将永远不会使用核武器。

宋说,DF-41,中国最神秘和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可能会在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首次公开亮相,届时将在北京举行阅兵式。

此前大陆导弹专家杨承军表示,东风-41是中国第四代战略导弹武器,是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反击全球重要战略目标,虽然军方尚未公开东风-41型导弹的相关信息,但从近几年透露的消息来看,东风-41型导弹应该距离列装不远了。

分析人士说,装载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可能永远不会被使用,因为它会引发一场全面的核战争。这种武器的主要目的是威慑,并促进政治和外交讨论。(作者署名:幂谈天下)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