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耳鳴,很多人認爲是小問題,忍忍就過去了。殊不知,長時間的耳鳴,不僅會影響工作、生活,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後期往往還會伴隨聽力下降甚至耳聾。

“醫生,我真的受不了了,最近耳朵裏面每天晚上像跑火車一樣,根本沒法睡。”日前,一位蔡甸患者無助地找到武漢耳鼻喉醫院耳科專家王會立主任,她說自己幾個月前開始有耳鳴的情況,剛開始還不太嚴重,隔段時間才發作一次,自己也沒在意,誰知最近每天晚上一上牀就開始響,持續不停,精神都快崩潰了,而且聽力也感覺明顯下降了。

“輕度的耳鳴和聽力下降,是最易被忽視的,也是非常危險的。”王會立主任介紹,這種情況在臨牀上很常見,很多患者就診時都已經是中、重度聽力損失了。他提醒,要想避免出現不可逆的耳聾,在出現前期信號時,就一定要及早重視。出現經常耳鳴,如耳內蟬鳴聲、嗡嗡聲、跑火車聲等,或發現自己近期聽力不如以前,感覺耳內有堵塞、悶脹感,絕不能掉以輕心!

1. 首先,耳鳴是醫學界公認的頑疾,在治療方面,一定需要醫生的耐心,病人的耐心(病人經常抱怨,醫生治療一週,耳朵還叫,其實這是正常現象,沒有一喫就靈的靈丹妙藥)。有些患者追求根治,往往欲速則不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2. 對耳鳴要正確地認識和理解,有一個好的心態,有助於康復。

3. 其實耳鳴是有好發人羣的,即平時特別仔細,做事講究完美;特愛思考,愛鑽牛角尖,愛較勁;愛生氣,生活、工作、家庭環境處於緊張狀態,壓力大;經常爲自己設定短期或長期目標,認爲自己有毅力,只要能堅持,什麼都能實現,包括自己耳鳴的治療。因此,在接受醫生治療的同時,需要學會避免以上狀態,改變自己不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4. 俗話說的好,沒有萬能的醫生,沒有萬能的藥物,只有萬能的騙子。目前,在耳鳴的治療方面,沒有特效藥物。大多數醫生選用的是維生素以及營養神經的藥物,即改善微循環、安神的藥物。 5. 部分耳鳴是情緒問題的局部表現,部分病人可能爲神經衰弱、抑鬱狀態、焦慮狀態,如果已經在神經內科或專科醫院確診,一定要專科醫生的專科治療。大部分這類患者,通過專科治療後,耳鳴是能夠消失的。此時,耳科醫生的能力非常有限,重複和過度的檢查及治療不僅無效,而且還會加重患者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6. 在排除顱內腫瘤後,耳鳴患者一定要學會放鬆。目前在醫生的幫助下,大部分耳鳴患者的治療是有效的。放鬆決不是放棄,學會退一步給自己一個恢復的機會。 7.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用善良、寬容對待別人,不用計較,自己健康最重要,在好的生活態度下,醫生的幫助就會有效,學會忘卻,包括耳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