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限制人們發展極限的,應當只是天空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天空之城 久石譲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天空之城 久石譲

進入9月,高校新生陸續走進校園。在此之前,大家都經歷了志願填報階段。對每一位莘莘學子和家庭來說,選擇一個心儀的並且極有發展前途和較容易獲得成功的專業既是一種幸福的考驗,也是一件絞盡腦汁的事情。儘管很多學子根據自身的成績都選擇了理想的大學和專業,但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心意難平,他們選擇的專業可能並不盡如人意。因爲,除了分數限制外,還有個人的身體條件限制。

不過,剛剛獲得吉林大學碩士學位並獲得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錄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26歲的江夢南向人們傳遞的信息是,具有“鴻鵠志”者,身體條件並非桎梏,天空纔是其極限。

這一點其實不應當只是對於江夢南而言,而應當屬於所有莘莘學子。現實中,有太多的身體有一定問題的人,如各種慢性病、眼盲、耳聾、肢殘,甚至色覺異常等,都受到限制,要麼失去了選擇專業的權利,要麼喪失了上大學的權利,哪怕高考分數極高、天賦極好。

面對橫亙在無數莘莘學子面前的身體條件限制,江夢南的故事,闡明瞭一個事實,有缺限的身體條件其實不是限制有志之人求學、求職和成功的羈絆,更不應當是設限的理由。

1992年出生的江夢南上大學時的身體條件很不好。在她三個月大時,因爲得肺炎用了耳毒性藥物,導致藥物性耳聾,從此墜入了無聲的世界。江夢南的父母沒有放棄她,教她觸摸喉嚨,感受聲帶的震動,再教會她學會發聲、說話,還要讓她識別他人的口型,來“讀”懂別人,學會脣語。

學習的過程當然是艱難的,父母讓她看着他們嘴脣的變化,同時感受他們的聲音,加上成千上萬次的練習,慢慢學會這項技能,然後再逐漸學習字詞和語句,將發聲、詞彙、語義等因素綜合起來。

對於耳聾者來說,即便是學會了脣語,也不能擺脫聽不到聲音的缺陷。在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對於種種身體條件所限制的招考專業都有明確的規定。其中,關於聽覺缺失(耳聾)的專業限制是: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另一耳全聾的,不宜就讀法學各專業、外國語言文學各專業以及外交學、新聞學、偵察學、學前教育、音樂學、錄音藝術、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各專業、醫學各專業。

儘管江夢南在2011年的高考中獲得615分的高分,但是雙耳失聰是她選擇大學和專業的最大障礙,可以說,任何一個大學都可以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拒絕她進入上述專業學習。如果這樣,就不會有今天獲得碩士學位並能夠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江夢南。

顯然,最要感謝的是吉林大學藥學院,竟然招錄江夢南進入有嚴格身體條件限制的“醫學各專業”。這顯然是吉林大學爲可造就人才而打破限制的英明之舉,英雄不問出處,可造就人才不限身體條件。

江夢南進入吉林大學藥學院學習既是變通的結果,也是吉林大學不拘一格選人才和培養人才的平衡和權宜之計。考慮到她在聽不見的情況下做化學實驗有危險,老師建議她選擇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作爲研究方向。這也意味着,耳聾其實對於很多專業和職業都未必是一個禁入條件。而且,許多以身體條件來限制人們學習某種專業未必就合理和具有科學性。

在高考招生的身體條件中,對人限制最大的是輕度色覺異常(色弱)、色覺異常Ⅱ度(色盲)和視力有問題,這三種身體條件禁止考生選擇的專業多達67大類,數百種專業。以色弱爲例,不能錄取的專業有:以顏色波長作爲嚴格技術標準的化學類、化工與製藥類、藥學類、生物科學類、公安技術類、地質學類各專業,醫學類各專業;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動物醫學、動物科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生態學、偵察學、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考古學、海洋科學、海洋技術、輪機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林產化工、農學、園藝、植物保護、茶學、林學、園林、蠶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材料化學、環境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學前教育、特殊教育、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各專業。

這樣的禁令當然有其理由,但從實踐和不斷獲得的科學研究結果來看,很多專業其實是不應當禁止色覺異常者的。

首先是,對色覺異常的體檢在今天看來科學標準並不嚴謹。現在,中國廣泛使用的色覺檢測方法是假同色圖測試,是日本軍醫石原忍於1917年設計的,當時被設計來篩選軍人的色覺異常。但是,在今天,這種檢測方式已經顯示了較多的不科學性。

中國目前採用的色盲檢測用書有5個版本,在實踐中,不同的色盲檢測用書檢出的結果常常有差異或不盡相同,一種檢測爲色盲色弱,另一種檢測卻是相反結果。而且,對於檢測用書,也沒有統一規定。此外,假同色圖測試只能定性分析,並不能進行更準確的定量分析。因此,這種色覺檢測方式在歐美和日本等國已經被棄用,代之以Farnsworth D15測試、劍橋色覺測試、FM100-hue測試等方法,因爲它們能定量分析色覺異常。但因爲種種原因,目前這些更先進的方法還未廣泛推廣使用。

另一方面,即便檢測結果是色覺異常,並不意味着一個人就不適合某一專業和從事某一職業,因爲色覺異常或其他異常可以靠其他因素來補償,或代償,包括自然的和人爲的補償。色覺異常的人只是對紅、綠、藍(黃)顏色不能分辨,其他顏色基本不受影響,或者是對所有或部分飽和度低的顏色分辨較困難,但是他們對光線明暗的敏感度要比常人強得多。這就是一種自然補償。

人爲的補償正如江夢南,她會在學習中加倍付出,對於專業術語,先通過老師的輔導看懂這些名詞在書本中的含義,之後再遇到這些詞的時候,就能讀出脣語的意思。同時,補償也來自江夢南的學習環境,她的同學和老師對她很耐心,說話時會放慢速度,以便她讀懂脣語。

有了這些條件,也就爲更多的學子打開了限制專業的大門和通道。像江夢南一樣幸運的是臉書(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他是色覺異常Ⅱ度(紅綠色盲)者,但是美國哈佛大學並沒有限制他學心理學和計算機專業,由是,今天世界上纔有了臉書。不過,唯一體現扎克伯格色覺異常的是,藍色成爲臉書的主色調,不過誰又在乎這一點呢!或者說,世界上千千萬萬喜歡和使用臉書的人並不知道,扎克伯格是因爲色弱才讓臉書的主色調是藍色,但這並不妨礙臉書成爲世界上最優秀的社交網站啊!

諸如色覺異常以及其他身體條件的檢測需要隨科學的發展改善和修改檢測標準,同時也需要進一步論證很多身體條件是否真的有必要限制現有的許多專業和未來的職業。在科學論證和愛心幫助下,很多身體條件,如聾啞、色覺異常等,都不應是限制專業的理由,最終限制人們發展極限的,應當只是天空,而非人爲規定的某些身體條件。如此,人類社會纔會有更多的江夢南和扎克伯格。

來自天空的呼喚

文:張田勘

編輯:欒兆琳

校對:閔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