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5月11日报道,在船舶、核电和军工等领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小零件”,叫做密封件。这个看似简单的小零件,却是凝聚了我国科研人员三十年的汗水和智慧。

  2007年7月,秦山核电站举办的一次竞标中,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以20分的优势中标,但美国公司却已拒绝提供“C形密封环”要挟核电站更改竞标结果,秦山核电站只好妥协,同时购买中美两家公司的密封垫片。这是因为中国没有一家公司能生产出核密封环,一旦得不到美国公司的这款“C形密封环”,整个核电站都有泄露的危险。经历这件事之后,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励行根心中深受刺痛,他发誓一定要攻克密封环技术。

  2015年12月3日,经历多年的研究,我国首个国产金属C形密封环终于安装在了秦山核电站方家山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上,2016年9月18日换料停堆后,开始对密封环使用效果进行与检查。在大批专家的见证下,这个使用了一个周期后的国产“小零件”无任何破损、气密线均匀连贯,无任何凸起和折皱,专家宣布:符合核电站安全标准。我国首个国产C形气密环的研制工作宣告成功!随后励行根感叹道,他一辈子都在研究管道密封和压力容器密封,一共花去了三十年的时间,终于研制出了这个“小零件”。

  这个“小零件”究竟是什么东西,需要我国科研人员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去研究呢?直径4米的金属密封环被用于核反应堆放置核燃料的压力容器上,压力容器由筒体和端盖两部分组成,当核反应堆于工作时,容器内部产生的高温高压,会使容器结合面产生分离的趋势,就需要2个具备记忆功能的金属密封环进行密封回弹来防止分离,从而防止核泄漏的发生。

  几十年前,美国早已掌握生产密封环的技术,一直秘而不宣。励行根以及他的研究团队,经过苦心研发终于攻破了该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生产C形密封环的国家,打破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技术垄断。这样的经历对我国制造业有着深刻的启示:基础强健才能走的更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