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馬雲的業務員找我們建黃頁,現在我們的業務量跑過了……

丁建東第一份工作開始於1997年,這時候,馬雲的淘寶還沒有影子,計算機還沒有普及,還是黃頁時代

或許是機緣,丁建東大學的時候就喜歡上了計算機,於是後來轉行,在電子商務的圈子裏也如魚得水。

發來照片的時候,丁建東還自嘲:胖了,要減肥,坐辦公室的時間太多了。掐指一算,在管理層,他已經呆了將近19年,居“高”不下。

現在的他,又扎進了跨境電商,是新郵路的創始人&董事長,一手抓產品一手抓技術,現階段,在下沙口岸的BC直郵業務量中,跑過了網易考拉,又跑過了天貓國際,繼續在這個賽道上不斷衝刺。

1999年,馬雲的業務員找我們建黃頁,現在我們的業務量跑過了……

談個人

藥理出身,轉頭卻愛上了電子商務

  • 馬雲的業務員來推銷,喚起了對計算機的興趣

第一份工作是按部就班地依着專業選擇了對口的“藥理”,做着rh-BMP(人造重組骨形態發生蛋白)生物二類新藥的研發,誘導其它細胞變成骨細胞。

那還是1999年的時候, 馬雲的一個業務員找到了我當時所在的公司(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問“要不要建網站”。

當時的馬雲還沒有淘寶,手裏只捏着一個叫做“中國黃頁”的互聯網項目。當時,甚至還沒有電子商務的概念,我只是覺得計算機很好,幾臺電腦就能撐起業務,比起藥理行業動輒千萬的高端生物設備要划算多了。

於是,決定轉行。

  • 製藥到敲代碼,技術壁壘難打破嗎?

和計算機是緣分,大學時就靠着自學。

由於計算機不算普及,基本還是通過看書的方式去汲取計算機的基本知識。直到轉行後,開始依靠項目實戰攻破技術壁壘,從項目落地、客戶需求中發現自己的短板,然後依靠一些早期的技術交流社區,一點一點地去學。

當然,不得不說工作環境也很有影響。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相互學習,於是個個都成了技術“全能”。

  • 第二份工作就是副總經理,此後一直居“高”不下?

確實,我的第二份工作就一躍而升爲副總經理,之後都在管理層,做過技術總監也做過總經理。但這並不意味着我的技術能力弱,或者說對基礎技術及業務不瞭解。

事實上,在佑康(B2C食品類企業)工作的時候,2001年,我曾經1個人,花費3個月,從0到1搭建了佑康1.0版B2C交易網站。那時候都沒有開源代碼,基本靠自己做起來的,此中,涉及技術、系統架構、業務邏輯等,所以自身也成長了很多。

雖然現在杭州地區的電商線上線下廝殺越發激烈,但曾經的佑康也是杭州的電商頭部企業,那段時間,我在佑康確實學到了多方面的東西。

  • 你的驅動力來源於什麼?

讓工作一直保持一個上升的節奏,也驅動自己不停地學習吸收新的東西,驅動力應該是來源於3個方面:

興趣:有點老套的詞,但卻是最真實的感受。有興趣就會願意付出,付出後自然會有收穫。

趨勢:也就是看風口,市場在升級,新的產品/業務模式也在湧現,跟着趨勢走,會讓自己更有動力。

利用技術賦能:讓自己懂得更多,也就更能明白做什麼,怎麼做。

  • 互聯網下半場,線上流量殺入線下 ,而隨着線下賽道的玩家越來越多,是否會對跨境電商的流量產生衝擊?

跨境電商的流量確實集中來源於線上,但是由於政策上的規定,有別於一般貿易,因此,跨境電商具備行業壁壘,不像一般貿易一樣,隨着部分線上流量轉向線下而受到衝擊。同時,目前跨境電商也在進行O2O試點,也在升級之中。

1999年,馬雲的業務員找我們建黃頁,現在我們的業務量跑過了……

談新郵路

物流的DNA+技術的沉澱

  • 新郵路是一個怎樣的項目?

這是個獨立公司,由我創立起來的。包括倉儲管理系統(iWMS)、國際快遞管理系統(iExpress)、呼叫中心繫統(iCaller)、零售終端系統(iPOS)、分銷供應鏈系統(iDRP) 及網上商城 B2B2C 系統(iShop)等,是一個2C的服務平臺。

在團隊方面,目前的技術團隊核心成員是以前做易馬電商的原班人馬,而業務團隊則是上一份在海購科技(曾爲第二大股東)工作中帶出來的。當然,在技術團隊方面,我們也在招人。

  • 可以介紹一下陽光直郵嗎?

跨境電商存在物流之痛,進口稅、清關效率等都很容易影響到B端或C端的交易行爲,新郵路正在解決的就是這個痛點。

集貨直郵模式指消費者購買境外商品之後,供應商集中發貨到海外集貨倉,包裹化後由國際轉運發貨,國內清關,配送到消費者手中。而“陽光”意味着這一模式下每一單交易都是繳稅的。

“讓貨物只移動一次”,一單到底,這就是優勢!

  • 對於新郵路的未來發展期待是什麼?

整個願景是希望整合多方資源,打造跨境電商的B2C一站式服務平臺。

目前,已經在3個口岸發展業務,以杭州爲主,說一個數據,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平臺已累計完成80萬單,2億交易規模,代繳稅費2000多萬。可以說,目前在杭州下沙口岸BC直郵業務量中,我們跑過了網易考拉,跑過了天貓國際,是這段賽道上領先的選手。

1999年,馬雲的業務員找我們建黃頁,現在我們的業務量跑過了……

談管理

不能管得太死也不能不去管

  • 如何激發技術團隊活力?

做管理我還是有一些經驗的,在管理層上先後呆了十餘年。我認爲要激發技術團隊活力主要在2點:

不能管得太死,但目標還是要明確

技術人更青睞自由開放的環境氛圍,所以不設置考勤打卡還是有原因的。當然,管得太鬆也不行,對於項目推進不利,因爲難以把控節奏和項目進度。因此,不管得太死的同時,需要爲技術人/技術團隊設定明確的、評估後可執行、能達成的目標。

1999年,馬雲的業務員找我們建黃頁,現在我們的業務量跑過了……

激勵爲主,注重溝通

讓技術人的產品、項目和個人獎勵、團隊獎勵掛鉤,產生同理激勵心。經驗告訴我,技術的成本溝通很高,一旦業務/產品於技術的溝通存在偏差,意味着很多結果都需要推翻重做,也打擊了技術人的鬥志。因此,在激勵的同時,項目負責人的溝通也至關重要。

  • 更看重技術團隊成員的什麼維度?

從我的角度的話,更爲看中實戰綜合能力。也就是技術人要理解業務,理解產品,在這樣的基礎下,技術才能更好地賦能產品。

目前,我們團隊就是依靠項目讓技術人練手,提升自己,每個項目設立帶頭人,主要負責人,並制定了相應的目標,讓技術人不只是純粹地敲代碼。

對“傳統企業電商運營的高階打法”感興趣的朋友,或者想再和丁建東老師進一步溝通你的想法與疑惑, 下週四晚八點到九 點,養碼場線上社羣不見不散!

在這一小時裏,他將分享的是:

1、公司系統架構與選型

2、技術線路的選擇

3、技術團隊的管理和人員的配備

4、項目進度控制與資源分配

5、…………

報名方式

添加【牛奶】爲好友,微信號:milk6666666666(10個6)發送“報名”即可參與

機不可失!

線上對話大牛 現養碼場獨家0元,免費參與!

進階路上

引航標比一個勁直衝更高效!


“養碼場”

現有技術人50000+

覆蓋JAVA/PHP/iOS/測試等領域

80%級別在P6及以上,含P9技術大咖30人

技術總監CTO 500餘人

更多精彩技術活動

盡在“養碼場”微信公衆號

記得加“牛奶”報名,和丁老師一起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