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安飯莊正因爲地道的陝菜聞名於世,西安飯莊十大傳統名菜包括葫蘆雞、三皮絲、口蘑桃仁氽雙脆、水晶蓮菜餅、蘭花金錢釀髮菜、枸杞燉銀耳等。1933年,陝西三原人于右任先生回陝西,慕名到西安飯莊,前來品嚐。

說到陝菜,就不能不提到西安飯莊。這個與古城同名的飯店,歷經九十載的風雨歲月,在西安人的心底,堅守着一份溫暖。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由西安飯莊創建於1929年,由戲劇作家封至模、馬公濤等人倡議,邀請在義祥亭飯館領班的馮克昌出來承辦。

馮克昌,長安人,少年時進城學廚,有相當技藝。當時參加集資的有13人,籌款650元現大洋,選址在鐘樓西邊的西大街24號,開始以經營紅肉煮饃爲主。後逐步發展成以陝菜、承包酒席爲主,並定店名“西安飯店”。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店鋪本是一個很大的四合院,並請清末軍機大臣趙舒翹的老師邢廷偉先生題寫了店名。在老西安人的記憶裏,舊時三間門面,樓上樓下,客多時,後面搭蓆棚接待。1956年公私合營後,於1958年遷到現在的東大街東段,至此落地生根,繁衍茂盛!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1956年,宋慶齡、郭沫若來西安考察,當品嚐了西安飯莊的黃桂稠酒後,郭老高興異常,詩興勃發,連聲稱讚此物“不是酒,勝似酒”,對西安飯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7年下半年新西安飯莊大樓在繁華鬧市東大街中段竣工。時任西安市副市長丁志明去北京開會時給郭沫若先生帶去了西安飯莊的信件,希望郭沫若先生能題個店名,郭沫若先生欣然寫下了如今我們看到的“西安飯莊”四字。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西安飯莊的的歷史變遷中,總與許多的名人有着不解之緣。

1933年,陝西三原人于右任先生回陝西,慕名到西安飯莊,前來品嚐。當品嚐到溫拌腰絲、水盆大肉等菜餚和小喫後高興地說:“好久都沒有喫上這麼好的家鄉飯菜了!”還鼓勵馮克昌說:“要多做咱們陝西老百姓愛喫的品種,這樣就不愁飯店沒有生意!”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1955年老舍先生來西安,時任西安市文聯主席的戈壁舟爲詳細記敘在西安飯莊宴請老舍的情景,專門寫下了一篇名爲《食魚記》文章。甚至自幼不喜歡喫魚的柳青,也對西安飯莊的“奶湯鍋仔魚”情有獨鍾。

早在1936年“西安事變”期間,爲促成和平解決大計,周恩來便在西安飯莊設下“和平宴”,用特色菜點、黃桂稠酒招待了東北軍、西北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及抗日民主人士等,最終達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扭轉了時局。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1938年印度援華醫療隊經過長途跋涉,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重重阻攔來到西安,敬愛的周總理在西安飯莊又一次設宴,招待了援華抗日的柯棣華大夫等國際友人和抗日民主人士。

除此,西安飯莊還接待過朝鮮前主席金日成、捷克總統克勞斯等國家元首以及連戰、宋楚瑜、吳伯雄等臺灣地區知名人士。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西安飯莊於1973年10月開始動遷。1977年下半年,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座橫亙70米,高6層,營業面積達8000多平米的新西安飯莊大樓在東大街中段竣工營業了。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當時的西安飯莊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少有的洋派建築,簡約的東歐建築風格引領着當年的時尚。在不少老西安人的記憶中,能在西安飯莊喫飯、辦婚禮都是相當高大上的事情。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如今的西安飯莊已有位於豐鎬路、金花南路、長安路、錦業路及杭州市等多家分店。但現在西安人的光顧次數卻隨着時間越來越少,你要說你今天去西安飯莊喫飯了,別人第一印象肯定是你請客或招待外地朋友了。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西安飯莊正因爲地道的陝菜聞名於世,西安飯莊十大傳統名菜包括葫蘆雞、三皮絲、口蘑桃仁氽雙脆、水晶蓮菜餅、蘭花金錢釀髮菜、枸杞燉銀耳等。十大傳統名小喫有千層油酥餅、金線油塔、泡泡油糕、黃桂柿子餅、薺菜春捲等。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葫蘆雞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三皮絲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口蘑桃仁氽雙脆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水晶蓮菜餅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蘭花金錢釀髮菜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枸杞燉銀耳

2016年6月,西安飯莊東大街總店因拆遷改造搬遷。2018年11月,西安飯莊東大街總店土地,以2.12億元拍賣,競得者是“老東家”西旅集團旗下的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西安飯莊總店將在原址重建,規劃總用地面積10.7畝。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3.2萬㎡;其中地上9層,建築面積2.2萬 ;地下3層,建築面積1萬㎡,主要爲停車場和設備用房。

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

在老西安人的記憶裏,不管如今去或不去,西安飯莊一類的標誌會一直藏在心底某個角落,直至有一天,突然就會蹦出來,成爲一種念想。

圖文資料轉自網絡 西安百事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