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份,王女士在渣打銀行購買的時常5年總共150萬的理財基金到期了,但是王女士卻並不高興,王女士說,當初渣打銀行給她承諾的是5年50%的收益,王女士無法接受銀行給出的3萬多元的收益。

2013年3月,她在渣打銀行八一廣場分行購買了名爲“MAL130206E”的理財產品,投資的期限是5年。“當時渣打的員工是這樣給我說的,100%保本保息,無風險的。”然而按照合同要求,這款理財產品需要掛鉤標的兩隻股票,也就是說,這個收益實際上是浮動的而非日保本保息。

王女士說:“掛了兩個香港的港股,一箇中國石油,一個是中國石化。如果說是在我們買進的價位上漲了3個點,那麼這個遊戲規則就出來了,我就可以獲得年化收益率10%,如果5年的話就可以收益50%。”因爲收益是浮動的,她還對5年的收益能否達到50%表示擔心,客戶經理向她承諾,5年3個點根本就沒有問題。“她告訴我你放心,5年漲3個點還漲不到啊。我們都是請專業的人設計的這樣一個產品。”



工作人員的承諾最終打消了她的顧慮,但是買入這款產品之後,她就發現所謂的保本保息並非如此。過了這麼多年,她發現股票一直在跌。王女士希望提前贖回本金,但是理財顧問告訴她如果當時拿出來會虧本,她就只能等客戶經理通知她最佳的贖回時間,但是一直到今年3月也就是產品5年期限即將到期前,王女士才接到了銀行的到期贖回通知。

5年過去了,她拿到了3萬7千多的收益,與當初銷售承諾的50%,也就是75萬元,存在着巨大差距,讓王女士難以接受。而之前王女士在與渣打銀行一名姓孫的客戶經理溝通時,對方在電話中表示,確實有人曾對客戶做出過這樣的承諾。在電話中,這名客戶經理還告訴王女士,她的問題並非個例,其他客戶也有類似的情況。

王女士來到位於南昌市紅谷灘紅谷中大道上的渣打銀行紅谷灘支行。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她所反映的問題還在處理當中。渣打銀行事務部負責人回應稱,王女士提供的電話錄音中,那名姓孫的客戶經理與王女士的對話,偏離了事實,目前該名員工已經被停職。“5年之前是另外一個客戶經理,我們可以對第一任客戶經理有比較確認的說,她不存在承諾產品收益的這種行爲。”事件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