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网络上讨论得非常多的,是一名空姐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的事情。事情具体经过不再赘述,只谈一下滴滴平台的问题。交通部就发文称:一些网约车平台仅仅将网约车作为增加流量和估值的工具,丢掉了社会责任,只顾看投资人的脸色,不考虑乘客的感受与体验。

滴滴自称有1500万司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全国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根据“垃圾人”占中国13亿人的比率,1500万滴滴司机中偶尔出现那么一两个“变态杀人狂”,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概率事件,很难完全避免。

滴滴摊上了大麻烦!真正的独角兽是什么样

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空姐遇害事件”,就群情激奋的呼吁放弃滴滴、取缔滴滴、滴滴去死……毕竟,普通出租车司机也出现过类似案例。而且,类比一下,有多少人利用微信平台做着违法乱纪的事情?按照这样的逻辑,微信是不是也要被关掉?

但滴滴公司并非没有责任,据媒体报道,记者实测发现,滴滴顺风车平台的车主注册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女性司机上传了男性司机的系列证件之后,平台依然能显示“实名认证成功”,这说明滴滴在司机管理方面存在很大漏洞。

看到几篇文章,重点分析了滴滴的顺风车产品,顺风车司机竟然能在后台看到乘客的照片等信息,可以评价并挑选乘客,且这些评价其他司机都能看到。比如受害空姐的顺“评价标签”就包括了“颜值爆表、天生丽质、氧气美女等”这是把乘客完全当成淘宝的商品了(任人好评或差评),甚至连商品都不如,因为乘客根本就不知情!

上述产品漏洞,应该是滴滴故意留下的!滴滴顺风车,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学习陌陌,定位于陌生人社交方向(已经被某些人当做了约炮工具),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流量,增加用户粘性,因为全世界最火爆的互联网产品,基本上都是社交产品,比如微信,微博,以及最新兴起的抖音。(国外是脸书,Instagram,Whatsapp等)。问题的关键在于,滴滴这种主打出行的平台,真的适合做社交吗?

跟陌陌和探探等不同,顺风车的社交功能意味着,参与者必将会有一场直接的线下互动。线上社交,女性还有充分的选择和自主权。只要不进入线下,危险无非是骗照骗红包,而一旦进入线下,危险系数会大幅提升。尤其是年轻鲁莽的小城青年,三更半夜碰到超级大美女约车,荷尔蒙刺激之下,很容易精虫上脑犯下大错。

说到底,滴滴这种出行平台,保证出行安全是重中之重,就不应该开发顺风车这种社交功能(或者说早该取缔)。因为乘客约车的目的就是出行,某些司机的目的却是约炮,需求错配,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

而滴滴之所以坚持保留和推广这个存在明显漏洞的顺风车,并打出情色和艳遇噱头,无非是为了降低推广成本,吸引并增加司机资源。一门心思的赚钱却毫不考虑社会责任,这种贪婪的公司,最好不要让它成为独角兽!

A股哪些股票分在这么大的市场里分一杯羹呢,下面为你整理一下打车软件概念股:

滴滴摊上了大麻烦!真正的独角兽是什么样

真正的独角兽

5月11日深夜,证监会发布本周的新股批文,富士康获得了IPO“入场券”。富士康3月8日上会之后,历经2个月之后终获IPO批文,潜伏战队前瞻性布局的富士康概念股小安下周一将涅槃重生。

其实,我们以创新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条件对A股公司进行筛选统计,可以发现不少企业也属于“独角兽”范畴。投资者如果把握好这些个股机会,也同样能够分享新经济领域的发展成果。

(1)行业筛选

由于中小创公司大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我们把统计样本锁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然后我们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目标行业进行筛选,结果有599家中小创公司入围。

(2)市值筛选

统计显示,599家公司中目前市值大于200亿元的有63家。

(3)营业收入筛选

进一步以“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0亿元”进行统计,在目前市值大于200亿元的63家公司中,2017年年报或业绩快报所披露的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30亿元的有39家。

综合上述3个条件,筛选出39只符合标准的个股名单见下表:

滴滴摊上了大麻烦!真正的独角兽是什么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