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的案例。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及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伙伴们,你还在以为传销离自己很远吗?其实,传销活动从未停止过,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传销早已渗透到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传销,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做一些具体介绍吧!

1

当前我国传销态势如何?

提高意识,防范传销提高意识,防范传销

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的案例

2

案例一:

接到闺蜜玩耍的邀请后,20岁的山东女大学生王某只身前往陕西咸阳。不料,一见到闺蜜,便被收走手机被迫断绝与外界的联系,还遭到殴打、恐吓,被拘禁长达19天。

案例二:

2017年4月南昌一大学生小许,因轻信老乡的言语,被骗至湖北一个传销窝,被困十余天,吃饭、上厕所都有人“陪着”,身边也都是来自各省误陷传销组织的大学生,每天都要被迫接受洗脑教育。南昌警方赶赴当地进行解救,最终18名来自各省份的大学生被解救出来。

案例三:

2017年5月,毕业于东北某大学的李文星在一家名为“BOSS直聘”的招聘平台上发简历找工作,却落入打着招聘幌子的传销组织骗局。在接连出现态度冷淡、频繁失联、多次借钱等反常迹象后,7月14日,李文星的尸体在天津静海区一处水坑被发现。经过警方全力调查取证,已基本查明李文星被诱骗进入传销组织的经过。

提高意识,防范传销

3

传销是什么?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及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传销的类型:

4

通常,这些传销组织被分为南北派,南派以洗脑为主,北派则一般会进行人身拘禁。另外,南派传销一般打着考察项目、包工程、旅游、探亲等幌子把人骗到外地,北派传销一般是以招聘员工、网络交友、聊天等方式,把人骗到传销组织中。“杀熟”是传销惯用的伎俩,许久不联系的朋友、老乡、亲戚如若突然联系,邀请你去外地旅游或工作,这时候你需要注意了,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可能已经被传销组织洗脑或控制。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是以人际网络、连锁销售、资本运作、民间互助理财、资本孵化等为名的。

该种传销通常打着“西部大开发”、“北部湾建设”、“振兴东北” 、“中部崛起”、“资金二次分配”、“环渤海湾”、“京津冀一体化”等为旗号。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为幌子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并非法聚集参与传销活动,该类型传销民间俗称异地传销。

2、是打着分享经济、虚拟货币、消费返利、物联网、互助盘、拆分盘等名义发展会员的网络传销。

该类型传销最近两年可以说是非常猖獗。

3、是以假借直销名义,以合法公司为掩护,以销售商品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

通过发展业务员等形式发展下线以团队计酬的传销公司。

4、“有商品”的传销。

就是说这个组织是有商品的,但是他的商品只是用于蛊惑加盟者,通过造假的方式做出该商品非常好卖的假象,主要方式还是拉人头赚人头费。这种可以叫微商传销或者电商传销。

5、北派手段残忍,不仅限制人身自由,而且打骂是常有的。进去的人不仅精神饱受摧残,身体健康也是受到威胁,甚至会有生命安全。北派的更像是敲诈勒索,是比较暴力野蛮的表现。

6、南派瞄准的则是有点积蓄的人,通过洗脑扭曲人的三观。不限制人身自由还表现得非常亲和,但是涉及金额相对较大,在被清理掉以前的价值观以后,整个人变得像抽空灵魂的躯壳,任人摆布,精神压力非常大。

提高意识,防范传销

5

传销的常用套路

套路一:假“招聘”真行骗

近年来,传销人员以“招聘”、“介绍工作”的名义进行异地邀约的情况逐渐增多。其原因无非是招聘广告受众人群大,且以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居多,他们往往社会关系简单,容易控制。加之一些招聘平台监管不严,发布招聘广告所费人力和财力成本较低。

套路二:假“网恋”真忽悠

这类情况近年来也时有发生,借助在网聊过程中培养的感情和信任,传销组织人员会借口旅游或介绍工作,将受骗者约到他们的传销组织加以控制。

套路三:假“项目”真洗脑

传销组织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假借一些唬人的名号,比如所谓的“国家秘密项目”进行诱骗入会,再通过所谓的“学习机构”进行洗脑,比如,他们会讲,这是一种“资本运作”能够实现财富的短时间翻倍,还会讲财富裂变原理。总之,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受骗人投资拿钱。

套路四:假“时髦”真骗局

传销组织也会“与时俱进”,用一些时髦的概念蒙骗人,比如“免费获利”、“增值消费”、“产品直销”、“游戏股票”、“高息理财”等幌子吸引受骗人入局。然后进入正题,要求缴纳加盟费或者购买充值卡,并鼓励发展层级下线。

提高意识,防范传销提高意识,防范传销

传销的危害

6

传销和变相传销不仅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还严重危害到社会稳定,对商业诚信体系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造成了巨大破坏。

(1)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多个法律客体。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活动往往伴随着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非法集资、非法买卖外汇等大量违法行为,不仅违反国家禁止传销和变相传销的规定,还违反了税收、消费者保护、市场秩序管理、金融、外汇管理等多个法律规定。

(2)给参与者及其家庭造成伤害。传销和变相传销给参与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给其家庭也造成巨大伤害。

(3)引发刑事犯罪,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传销给绝大多数参加者造成血本无归,一些人员流落异地,生活悲惨,甚至跳楼轻生,还有一部分人员参与偷盗、抢劫、械斗、强奸、卖淫、聚众闹事等违法行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侵害。

(4)对社会道德、诚信体系造成巨大破坏。由于传销人员发展对象多为亲属、朋友、同学、同乡、战友,其不择手段的欺诈方法,导致人们之间信任度严重下降,引发亲友反目,父子相向,甚至家破人亡。

7

如何辨别提防传销

1、在网上找兼职时,首先看招聘信息是否从正规网站发布

2、注意招聘信息的联系方式,一般搞传销的最后联系方式都是手机号,而正规单位留的联系方式是固定电话。不过正规单位也有留手机号,这为了区分真伪,你可以打电话要固定电话,或在网上查这个单位的固话。传销组织很喜欢冒充的单位:中铁、中交、中水等单位这单位项目很多,有些单位没固定电话也讲得通

3、搞传销的一般会催你赶紧去。当你被“单位”录用后,他们会催促你赶紧去这是你一定要冷静,核实一下再说,切勿头脑发热。

4、注意“交入门费”、“拉人头”的情况。传销组织会让受害者缴纳一定的资金或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加入资格。所谓“拉人头”指的是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他们以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下线所交纳的资金或者销售业绩为计算报酬的依据。

维权中心提醒您:具备“交入门费”“拉人头”这两点就涉嫌传销!

5、学会以下六招

提高意识,防范传销提高意识,防范传销

传销的行为有哪些?

8

《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 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解读:传销的根本目的是无限制地发展下线,千方百计通过扩大下线来赚钱。其所宣传的产品如何如何,都是遮人耳目的幌子,其所鼓吹的轻轻松松“月入六位数”,豪宅名车,豪华旅行团,是给受害者编造的童话梦想,至于那些极少数实现“梦想”的组织策划者,那也是踩着下面无数尸骨上去的。

9

参与传销应付的法律责任

1、《禁止传销条例》第四章 第二十四条 有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行为,组织策划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有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行为,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有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行为,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大学生如何应对传销

10

现今传销组织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大学生更是传销组织的主要目标对象,因而在传销组织数量不断增长,传销手段不断进步的当今,我们更应该掌握基本的防范传销的知识。

1、要注意学习、了解《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树立勤劳致富、传销违法、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

2、在发现自己被骗参与传销活动后,要注意收集、保存汇款凭证、交费收据、介绍人及更级上线人员的姓名、电话、互联网帐号密码等相关证据线索,及时提供给执法机关,以便于及时、准确地打击违法犯罪,保障自身的权益。

3、如果被骗到外地,到达当地后朋友绝口不谈工作、生意,而是带你游山玩水、熟悉环境,所谓放松;要看你的身份证、借打你的手机,发现情况不对时,一定要机智、冷静应对,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设法逃脱,如果发现该组织从事传销活动的证据后,应设法与当地公安、工商机关取得联系,及时举报。

4、如有亲戚、朋友被骗往异地从事传销,首先应做好亲朋好友的教育工作,劝说其尽快脱离传销组织;若劝说无效,应设法弄清其所在详细地址,并及时向当地公安、工商机关举报。

5、如果您发现了传销行为,或您是传销活动的受害者,应积极收集有关线索信息,包括传销活动的详细地点传销人员尤其是骨干人员的住所、传销方式、宣传材料等,并尽快举报。

6、最后特别提醒,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该及时向所在学校反映情况,防止传销活动进校园。

其实安全隐患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不断地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才能够保护好自己。希望各位伙伴在参加各种培训、工作等时多为自己留一个心眼,保护好自己!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