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1914年,美國參衆兩議院將每年5月第2個星期日定爲母親節。不過這個母親節並不具有世界性,很多歐洲國家仍有自己的母親節,比如法國1928年才首次慶祝母親節,而且是定在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葡萄牙的母親節也不在5月份第2個禮拜。
中外母親節的由來是這樣的?

做一個現代媽媽,要有各種覺悟——從瓜熟蒂落,娃哭出聲的那一刻起,便要開始頂着母愛的光環,開啓每天數次崩潰的沮喪人生,從此以後十幾年都要負責他/她還有全家人的喫喝拉撒,操了一地的心被閒拋閒置野藤中。你彷彿看到若干年後自己的命運。總之,稱呼先從Jessica/Alisa/Michelle,變成了xx媽;顯瘦又妖嬈的露腰小短裙變成了可以隨便蹂躪的寬大T恤,腳上的小高跟換成50塊的碎花棉拖;精神世界從關心假期旅行路線、加繆作品中人的身份認同和白鰭豚物種的存亡,直接跌至健康大便的顏色和紙尿褲的型號;週末娛樂也從白盒子畫廊展覽,變成忙忙叨叨的帶娃買菜做家務……
中外母親節的由來是這樣的?

大概,每年的母親節,是唯一一天可以光明正大罷工的日子,家裏的男成員要把全部家務活都包下來。 說到這裏,你知道母親節是在每年的哪一天嗎?你知道母親節的來歷嗎?其實,關於母親節的設立,很有故事的。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安娜·賈維斯的母親認爲,應該給予失去兒子的母親們一種慰藉、一個紀念日,並希望有人創立一個母親節來讚揚全世界的母親。母親死後,安娜·賈維斯立志要實現母親的夙願,爲此,她向社會呼籲,並獲得各方面的強烈支持。1914年,美國參衆兩議院將每年5月第2個星期日定爲母親節,並規定節日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表達對母親的尊敬。而賈維斯夫人生前最愛的康乃馨花也成爲母親花(康乃馨,又稱荷蘭石竹、麝香石竹,是一種石竹科草本開花植物)。

根據習俗,在母親節這天,人們在胸前佩戴石竹花:母親已經去世的人戴白色石竹花,母親健在的則戴紅色石竹花。有時爲了向母親表示敬意,也會送母親粉紅色康乃馨。西方母親節但你知道嗎?如今所公認的母親節,實際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每年春天,古希臘人都要爲傳說中的衆神之母、人類母親的象徵——賽比亞,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這一節日要持續3天,從3月15日到18日。但古希臘人對女神的崇拜,與今天對母性的尊敬和母親節的宗旨大相徑庭。因此那時候的朝頌活動,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母親節。
中外母親節的由來是這樣的?

與現代母親節更爲相似的是17世紀英格蘭的拜望雙親日,稱爲“中四旬齋”,(四旬齋是指復活節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宗教中規定的所有信徒必須喫素而不能殺生的一段時間),是在四旬齋的第四個星期日。當時,有許多的窮人必須在有錢人家裏討生活,被迫離家寄宿在主人家中。在母親星期日這一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並鼓勵他們返家與媽媽團聚。出門在外的青年男女回家時,會把小裝飾品或母親蛋糕(一種淋杏仁糖霜的水果蛋糕,有時用藏紅花上色,由於大齋節禁食,這種蛋糕不得不留到復活節),送給母親做禮物,有時也送香甜牛奶麥粥(一種在牛奶中加入麥皮、糖和香料的食品)。在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常用的禮物是一種用泡過的豆,加入胡椒、鹽,用黃油炸成的薄煎餅。隨着基督教在歐洲的擴散,這個節日轉爲對教會母親的崇敬。但美國人並沒有停留在過英國的母親節,到20世紀還要另立自己的母親節——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賈維斯所倡導的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5月份的第2個基督教禮拜天。不過,美國強勢文化的推行,也並不能讓此母親節具有世界性。一些國家跟着過美國的母親節,但很多歐洲國家仍有自己的母親節,比如法國1928年才首次慶祝母親節,而且是定在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葡萄牙的母親節也不在5月份第2個禮拜。
中外母親節的由來是這樣的?

中國本土母親節同樣的,在中國,“母親節”也是一個外來詞彙。若從源頭開始追溯,那可就說的遠嘍。中國最早的母親節可以說是在農曆三月十八日——傳說這一天,是人類始祖、中華民族偉大母親女媧的生日。在這天,百姓皆往女媧廟燒香拜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