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曾說,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

1879年,向英國訂造巡洋艦"揚威"、"超勇"。1880年,經過反覆比較,向德國船廠訂造鐵甲艦"定遠"、"鎮遠"。1881年,先後選定在旅順和威海兩地修建海軍基地。1885年,海軍衙門成立,李鴻章遣駐外公使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巡洋艦"致遠"、"靖遠"與"經遠"、"來遠"。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宣告成立。從此,近代中國正式擁有了一支在當時堪稱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清王朝也從此時迷醉於表面的安穩和平上,根本沒有預料到日本此時正在舉傾國之力發展海軍,而假想敵即是北洋海軍。

甲午海戰 北洋水師慘敗 中華四千年大夢毀於一旦

1891年,北洋艦隊還曾奉李鴻章之命去日本訪問,耀武揚威。當時定遠,鎮遠,致遠等主力艦都在列。李鴻章的用意也有威懾日本,制止日本侵犯的思想。北洋艦隊裏還有十一艘戰艦是福州船政局自造的。

李鴻章作爲北洋軍和淮軍的實際掌控者,是漢族大臣中首屈一指的實力派。但是他的地位很尷尬,或許因爲他是漢人,慈禧不信任他,就算是他的實力最強,也最懂洋務。但是舉國都在等待慈禧交出權力。慈禧面對這樣的壓力,又不願意放棄權力,於是提出用修建頤和園來作爲交換。這樣一來,擺在光緒面前的問題就成了:修好頤和園才能真正獲得權力。所以軍用資金很多挪用到其他地方。

甲午海戰 北洋水師慘敗 中華四千年大夢毀於一旦

在這樣腐敗的環境下,北洋水師也有着落後的基礎意識和比較渙散的制度下。所謂先天不足,後天營養不良的畸形兒,便是了吧。北洋水師在1890年前後應是一個分水嶺。之前對日本聯合艦隊具有優勢,但之後由於沒能緊跟裝備技術革命,尤其是沒有裝備速射管退炮的因素。導致技術落後於日方。這也成爲了北洋水師失敗致命原因。

經過甲午海戰,清廷失去了唯一的海外據點:朝鮮,遼東和山東的海軍基地被全部拔除,岸防火炮及彈藥均被虜去,渤海沿岸的海防蕩然無存;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福建的南洋水師門戶洞開,以通商之名,日本間諜日趨活躍,近海水文資料被查得一清二楚,整個東部沿海都直接暴露在聯合艦隊的監視和威脅之下,等於是讓對手開了全地圖模式,整個中國好似囊中之物,俎之魚肉。而且清政府花費二十幾年培養的現代化海軍人才基本沒有了。

甲午海戰 北洋水師慘敗 中華四千年大夢毀於一旦

馬關條約,清廷賠償白銀2.3億兩,超過清廷3年的財政收入,大清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錢,一邊靠分期付款,一邊靠借,兩邊的利息一起算,最後實際支出遠遠不止這些。這筆錢的85%被日本用於擴充軍備,聯合艦隊以此添置戰列艦11艘,巡洋艦15艘,定遠鎮遠時代一直苦力維持的實力對比被徹底倒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