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作家、編劇林爲攀與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福建文學雜誌社副主編石華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編輯、小說《萬物春生》責任編輯鄭筱詩,以及現場讀者們共讀了第二屆福建文學好書榜優秀圖書《萬物春生》,並分享創作心得。嘉賓石華鵬依據個人豐富的出版編輯經驗,指出小說《萬物春生》難能可貴地擁有作者自己敘述的聲音,並表明這一品質對青年作家創作的重要性。

6月2日上午,由福建作家協會、福建省圖書館主辦的“閩人·閩讀”閱讀推廣活動第九期在福建省圖書館三樓多功能廳舉行。青年作家、編劇林爲攀與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福建文學雜誌社副主編石華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編輯、小說《萬物春生》責任編輯鄭筱詩,以及現場讀者們共讀了第二屆福建文學好書榜優秀圖書《萬物春生》,並分享創作心得。

講座現場,作者林爲攀與現場讀者們分享了《萬物春生》的主要內容及個人的創作經歷。《萬物春生》以一個傻子“我”的內心視角描繪了當下一個偏遠村莊的現狀。小說採用第一人稱回顧視角,由“我”發聲,講述了“我”在十歲那年春節前後的所見所想。林爲攀說,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有生活原型,不少情節來自於作者的真實生活,並表示“這是我真正想要寫的小說”。此外,林爲攀還與現場讀者暢談了小說完成到正式出版之間的坎坷經歷,剖白了自己作爲一位青年作家曾經的迷茫與彷徨。

嘉賓石華鵬依據個人豐富的出版編輯經驗,指出小說《萬物春生》難能可貴地擁有作者自己敘述的聲音,並表明這一品質對青年作家創作的重要性;編輯鄭筱詩從小說的具體情節入手,介紹了小說所揭露的落後鄉村的社會問題,指出小說的難得之處,並對林爲攀今後聚焦閩地文化的創作作出期待。

活動現場閱讀氛圍濃厚,作者、嘉賓與讀者積極互動,部分現場讀者還獲得了由作者親筆簽名的贈書。

主編:林秀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