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故事是从大然科技和张春松讲起的。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张春松

90后、天大博士在读、CEO,这些都是张春松身上的标签,在天津大学校园里见到张春松本人后,他的从容笃定让我一下子坚定他担得起这些身份。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身经百战与小试牛刀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机器人领域的商界精英,都是从幻想将变形金刚带进现实的小男孩长大的。张春松博士就是其中一位,虽然只是创业两年的商场新秀,和机器人结缘却要追溯到09年刚上大一时的青涩年华。“每次都有幸拿到一些奖”张春松这样评价自己参加机器人比赛一路以来的战果,而我们都清楚,他之后收获的一切,也许都是从那些大大小小的“战役”开始的。

一路的征战,让张春松从刚刚入学以来的懵懂变成对机器人坚定的追求,从一个理论上的学霸变成工程实践的能手。最重要的是,在升级打怪的过程中,他结识了行业大咖和得力伙伴。一同比赛的师兄带他走进戴建生老师的团队,从此与变胞机器人结缘;15年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场,让他结识了第一个投资人,带他从科研走向创业;而在机器人大赛上,他更是收获了现在的大然科技CTO,同样是天大学霸的唐昭,从此创业的路上可以“组团开黑”了。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戴建生教授

变胞机构理论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Fellow,英国机械工程院(IMechE)Fellow,英国皇家宪章特许终身工程师, IFToMM 英国区副主席。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唐昭

传说中的年级第一,天大土生土长的学霸。从我们一进门便埋头苦干的人,于是我从别人口中听到了更多他可爱的故事。

其实,90年出生的张春松,左不过28岁的年纪,而他28年的收获似乎比我们这些普通人要多很多。 15年12月24日之后,一个本该只需搞科研、享受学术之美的学霸,因为身份的转变,不断探索着陌生的领域。

如今的张春松已经是集研发+推广+资本对接等多项技能傍身的初创公司CEO。从机器人领域的战场精英,到商场上的创业新秀,在外界看来,大然科技得到行业和资本的青睐,非常幸运,但鲜少有人知道,这一路摸爬滚打中的悲欢苦乐。

困难,是90后团队组团开黑的动力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和张总对话的会议室内,桌子上摆放着他们公司最终上市的成品——MW-1型变胞机器人。“它就像是我们的孩子”该团队少有的“女将”刘允辰这样跟我们说,在研发变胞机器人两年的岁月中,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随着这个“冷冰冰”的机器不断变化着。而这个团队的工作状态,可能是很多人都羡慕和向往的,闲时他们可以组团开黑来局王者荣耀,忙时可以通宵达旦终日与实验室和实验室的床为伴。这群大人眼里的“穷学生”就这样在与青春作伴中成长着。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刘允辰(右),大然科技团队中的另一道风景。她是一名“海归”,美国留学后曾任新华社驻洛杉矶记者。从一线媒体工作者到大然科技的运营主管,她将配合张春松、唐昭,将大然科技带向国际市场。

难题1:机器人究竟做什么样的产品

虽然早就有创业的想法也做足了创业的准备,但创业并不同于实验室做项目,他们要拿出经受住市场考验的产品。这是市场和投资人给张春松出的第一道难题,如何把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做成社会上需要的卖得动的产品。毕竟市场不会单纯凭借你的科技成果买单,对他们有用才是王道,而从目前的销量来看,变胞机器人定位这一步算是成功的。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难题2:产品如何聚焦

探索的触角可以伸出很多,对于创业型的小公司,可能更需要不断聚焦,深耕优势领域扎牢根基。大然科技团队在不断探索中摸索出两条路,一条走教育服务行业,有趣多变的外形加上可编程的运动模块,可无限扩大孩子们关于机器人的想象力,并开发下一代的机器人天赋,而且就算已步入中青年的我们,也对儿时的变形金刚充满着拥有的幻想。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另一条路特种应用行业。派机器人去到达人类去不了的地方,以扩大人类认知与能力极限,是很多人的目标,大然科技也不例外。张春松告诉我们,他们的变胞机器人已经证实可以通过变换形态应对更多复杂环境,特种应用也是他们一直在布局并积极推进的路线。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难题3:上游产品的匮乏,成本居高不下

困扰很多机器人实体公司的问题——产品的成本。如何从上游控制变胞机器人的成本也是困扰大然科技的另一难题。大然的新一代产品中,因为运动执行的关节很多,单单舵机便需要17个,而进口舵机价格昂贵、国产舵机又满足不了性能需求。面对这一困境,大然决定撸起袖子,自己研发舵机。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研发产品以来,大然团队用过的舵机品类自然不少,他们深知舵机的痛与病。于是团队成员夜以继日自主研发出了符合自己需求的舵机,大然的舵机全部零部件均是国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其性能、功能及可靠性已经超越很多国外品牌。或许是误打误撞,目前舵机已然成为大然科技又一项支柱产业,提供给了机器人行业内的领军公司,并为公司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现金流。

在出题与破题之间,张春松和他的团队将大然打造成了一个颇具竞争力的初创公司。

趣事,苦中作乐的一代科研人

当被问及能不能讲解团队在研发产品时发生的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时,张春松犯难了,这种难并不是没有故事,而是故事太多不知挑哪一个讲起。

舵机作为大然科技的骄傲产品,其功劳除去这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外,还要归功于躺在会议室角落的折叠床。在攻克难题的数个夜晚,就是那张不起眼的折叠床陪伴他们走过来的。在研发舵机的那段日子里,舵机编程久攻不下,张春松看到大家都很辛苦就劝慰大家说,不然好好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再来工作。也许是出于工程师的韧劲,团队小伙伴拒绝了这一提议,他们一定要尽快攻克这个难题,于是在某个通宵之后的早上,他们终于成功拿下了舵机。

新一代年轻人总是在老一辈人的鄙视中长大的。不能吃苦、安于享乐是老人们对于年轻人的惯有评价,然而时光荏苒,当年少的孩子纷纷长大,他们的吃苦与耐压能力往往超乎长辈的想象。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代的进步还是在以加速度前进的。

刘允辰告诉我们,当初她决定加入大然也是被团队的“实在”和“乐观”吸引了。团队成员个个脚踏实地,不完成目标不罢休;当工作遇到磕绊,团队成员互相扶持,一条心,要把事情做好。“整个大然科技,更像是一支年轻的军队,这里的战友们青春作伴,再苦也是乐。” 这是刘允辰对大然科技的评价。

专访|变胞机器人新秀、大然科技CEO,90后学霸的升级打怪之路

近几日,张春松的朋友圈一直在实时更新着他们公司的装修进度,地板铺好了、门装好了、灯也装好了……到底还是年轻,有些期盼会表现出来,从此他们会慢慢从那个大学里的实验室走出来,有了承载梦想的温馨小窝,当小窝慢慢变大,公司也会越来越壮大。

恩师加持,未来不可限量

张春松的硕博士导师是戴建生老师,是他在变胞机器人领域的领路人。提起恩师张春松有说不尽的感恩与骄傲。戴建生教授,变胞机构理论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Fellow,英国机械工程院(IMechE)Fellow,英国皇家宪章特许终身工程师, IFToMM 英国区副主席。

张春松讲,目前戴老师已经是“四代同堂”,各位同门师兄师弟都非常优秀,他们有的毕业之后进高校当了老师,有的也创业开公司,这样一批成功的同门师兄也为张春松的创业保驾护航。况且戴老师待学生热心、负责,有求必应的性格让他们这一支抱团取暖的队伍越来越强大。张春松以及大然科技团队作为戴老师的雄门虎将自然不会差。

关于未来,张春松的抱负更是不小。“要做机器人运动执行领域的领导者”这是张春松对公司未来的定位,以变胞机器人支撑服务机器人领域真正为人类干活,以舵机作为核心零部件支撑更多服务机器人企业,上游与下游并重,巩固大然科技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这群90后的小孩赶着早集,为梦想拼搏着,我也非常期待看到未来家喻户晓的大然科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