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患者,男性,74歲

【主訴】

體檢發現左肺陰影1周

【現病史】

患者一週前查體發現左肺陰影,無咳嗽咳痰,無胸悶憋氣,無噁心嘔吐。

【既往史】

既往高血壓病病史20年。無肝炎、結核及其他傳染病史。

【影像圖片】

【討論】

評論:左肺上葉體積減小,前段見楔形片狀高密度影,尖端指向肺門,周圍見結節及條索影,實變內可見鈣化,病變內可見支氣管欠規則走形,支氣管狹窄,管壁欠光滑。左側肺門見淋巴結增大、鈣化。左肺上葉前段肺不張,終末支氣管閉塞,病變呈楔形,可見鈣化及肺門淋巴結,考慮支氣管起源病變。

【病理結果】

鏡下所見:可見乾酪樣壞死、炭末沉積及鈣化,並見少許脫落上皮細胞

病理診斷:(氣管鏡活檢:左上支氣管新生物)結合抗酸染色,壞死組織中找到大量陽性桿菌,但取材表淺,未見明確上皮樣肉芽腫改變,考慮符合結核,請結核臨牀。

【病例小結】

基本病理變化是滲出、增殖和變質。滲出性爲主的病變表現爲漿液性或纖維素肺泡炎。該變化發生在病變早期,或機體免疫力低下,或菌量少卻毒力強,或變態反應較強情況下。若菌量少、毒力較低,或人體抵抗力較強,對結核桿菌產生一定免疫力時,病變則以增殖爲主的結核性結節肉芽腫爲特徵。增殖性病變周圍也可出現滲出性病變,兩者常混合存在。當人體抵抗力增強或經正規抗結核藥物治療,細菌可逐漸被控制、消滅,病變可吸收、纖維化、纖維包裹 或鈣化。變質爲主的病變多由滲出性或增生性病變發展而來,常常以菌量大、毒力強、機體抵抗力低、變態反應增高或未適當治療時發生。細菌增殖,病竈可擴大、溶解、液化和空洞形成,並可經血行發生肺內及全身性播散,也可經支氣管發生肺內播散。

肺結核的臨牀表現不一,可無明顯症狀,或有低熱、盜汗、疲乏、消瘦、食慾不振、咳嗽、咯血、胸痛和氣促等。急性血行播散者,可有高熱、寒戰、咳嗽、昏睡和神志不清等全身中毒的症狀。肺結核以臨牀症狀、影像學表現和痰菌爲依據進行綜合診斷。

肺結核的臨牀分類,目前以中華結核病學會於1998年制定新的中國結核病分類標準。由於其內容較多,因而主要介紹其與影像學密切相關的內容。

(1)原發性肺結核(代號:Ⅰ型):原發性肺結核爲原發結核感染所致的臨牀病症,包括原發綜合徵和胸內淋巴結結核。

(2)血行播散型肺結核(代號:Ⅱ型): 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及亞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3)繼發性肺結核(代號:Ⅲ型): 繼發性肺結核是肺結核中的一個主要類型,包括浸潤性肺結核與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

(4)結核性胸膜炎(代號:Ⅳ型): 臨牀上已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胸膜炎。包括結核性乾性胸膜炎、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結核性膿胸。

(5)其他肺外結核(代號:Ⅴ型): 其它肺外結核按部位及臟器命名,如骨關節結核、結核型腦膜炎、腎結核、腸結核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