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認知價值極低,卻希望別人來“愛你”,這就很難,低價值的人缺乏愛的能力,不能辨識出愛的訊號,反而因羞辱別人,暴露出自身認知的短板。許多人就是這樣,當他們的認知在現實中碰壁,他們將錯誤歸諉於對方。

爲什麼你的事業線,長在別人的腳掌心?

文 | 霧滿攔江

(01)

有位德國天體物理學者,出門坐高鐵。

有錢有地位,坐一等座。

坐下後,鄰座大哥推了推他:哎,哎,這是一等座,你怎麼坐這兒了?

天體物理學者:這就是俺滴座位,當然要坐在這裏。

對方炸了:根本不可能,列車員,檢票員,你們快過來,這裏有爛人霸座。

檢票員過來,檢查過物理學家的車票,告訴對方:這就是人家的座位。

不可能!對方堅決不信:你是幹什麼的?

物理學家傲驕的告訴他:老子是天體物理學家,天體物理,曉得伐?

對方搖頭:根本不像!你的着裝,跟你接受的教育水平完全不相稱。

你這……物理學家快氣昏了。

噢,我是幹什麼的,自己做的不算,你的感覺才作數?

(02)

物理學家,是不是必須長成某種固定模樣?

單隻問這個問題,大家都會搖頭:鬧,鬧鬧鬧,物理學家跟長相,跟穿的衣服沒關係。你把愛因斯坦扒光光,扔糞堆裏,他也是大科學家。你穿得再人五人六,最多是衣服比你值錢。

——但心理學家說,上面這個廢話,人民羣衆根本不認!

人並不是奉道理而行事的,而是憑主觀感覺。

物理學家應該是什麼樣——你看電視就知道。

如果電視裏,出現一個物理學家,一定是出場還沒說話,觀衆就知道他是個大學者。再讓他站在講臺下,對下面一排面帶崇拜的帥哥美女,瞎說兩句量子啦,納米啦什麼的,你馬上就知道,他是個物理學家。

如果導演擡槓,找個不像天體物理學家的人來表演,這部戲鐵定砸鍋。

爲什麼你的事業線,長在別人的腳掌心?

因爲觀衆覺得你太假!

一點也不真實!

(03)

電影裏的物理學家,一定要與觀衆的期望相符,是人類認知固化的社會現象。

我讀大學時,讀到本小說。書中有個改革家。

此人長得有棱有角,任何人看到他,都會大叫一聲:我擦這是個改革家!

書中說,這個改革家其實一點也不會改革。

但他就是長得像。

正因爲長得像,所以才被上級部門點將:這個革,非得他來改。再也沒人比他更像改革家的啦!如果他改不了,別人更沒戲!

但實際上,好多人都改得了。偏偏大家長得不像改革家,因此錯失改革機遇。

當年我讀了這本書,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的一生,就是要突破自我的社會角色。

——像不像,是爹媽的事兒。

——能不能,纔是自己的事兒。

(04)

矢志努力的人,一生都在突破自我的社會角色。

有位署名皮皮魯的作家,講述他的經歷:

他寫作的時間很早,早到稿費要走郵局,寄張匯款單到家裏,然後再拿這張單據,到郵局領錢。

有天皮皮魯發現,郵局的櫃檯裏,來了位超美麗的姑娘。

皮皮魯的身體裏,蓬的一聲爆響,巨量的雄性荷爾蒙噴射了出來。

作家發情了……不是,作家遇到了愛情,就琢磨與暗戀的姑娘搭訕。

怎麼才能搭上訕呢?

有了,把匯款單攢起來,攢到厚厚一疊。拿去給暗戀的姑娘兌現。才華再加上金錢,鐵定會讓對方意亂情迷。

就這麼幹!

匯款單攢了好大一疊,他去了郵局,讓暗戀的姑娘給他辦理,臉上裝出極淡然的樣子。

不出所料,姑娘看到這麼多匯款單,不停的以震驚表情,看他本人。他確信,此時姑娘對他的仰慕,一定是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感覺差不多了。

他拿着錢,若無其事的離開,同時豎起耳朵,聽着身後姑娘的動靜。

就聽暗戀的姑娘,對同事說:看到剛纔那個人了嗎?醜成那模樣,還他媽的是個作家!

爲什麼你的事業線,長在別人的腳掌心?

一口老血……

就這樣結束了。

(05)

作家之愛,爲什麼無疾而終?

因爲認知的落差!

皮皮魯已突破了皮相境界。他知道人的價值衡量,與外表沒得關係,不是你長得像天體物理學家,國家就給你發專業津貼。不是你長得像作家,字符就自動碼成文章。本事是練出來的,能力是磨出來的。人的最終價值,要看你的社會貢獻。

可是他暗戀的人兒呢,仍停留在以相貌論價值的初級階段。

正如同德國高鐵上的乘客,他覺得有資格坐一等座位的,應該有個標準長相。現實告訴他不是這樣,但他並不認爲這是自己的錯,沒有長成自己想象的模樣,這是對方的錯,所以他要抱怨,要指責,要攻擊。

許多人就是這樣,當他們的認知在現實中碰壁,他們將錯誤歸諉於對方。

(06)

認知一旦固化,就會頻繁與環境發生衝突。

有些人啊活得累,怨氣大,並不是這個世界有什麼問題。

而是他的腦子,過度固化。總是遇到讓他無法接受的事情,總是與環境發生激烈的衝突。

——但這還真不是他們的錯。

只是現實。

(07)

研究手相的人,經常說一個詞:事業線。

爲什麼你的事業線,長在別人的腳掌心?

但實際上,事業線並沒長在你的手上,而是長在別人的腳上。

……啥意思?

事業線,不過是公衆認知線。

——在這條線以下,你的能力低於顏值。

你費力巴拉寫篇作文,對大家說:偶繫個作家,請給錢。但大家會一腳踩扁你。因爲你的能力並沒有嬴得社會尊重,只能在人家的腳掌之下忍氣吞聲。你說,這時候你的事業線,是不是在人家腳掌上?

——在這條線以上,你的能力高於顏值。

能力高你就有理了?大家照踩不誤,我踩,我踩,我踩踩踩……正如寫家皮皮魯,他是多麼渴望和郵局姑娘,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啊。但卻被人家,狂踩了一番。

——然鵝,踩過之後,皮皮魯仍是作家。稿費仍如潮水般湧來。

(08)

誰個沒有被人踩?

哪個沒有踩過人?

我們活在這世上,就是要獲得一種能力:被人民羣衆踩過之後,仍然保持自身的價值。

(09)

所以要不斷打破自我認知邊界,提升自我價值。

包括思想的邊界,生活的邊界,膽量的邊界和能力的邊界。

——思想的邊界,就是古人說的今是而昨非。

就是不斷認識到自己所犯過的錯誤。現在網上流行扒墳,就是把一個人多年前說出來的、在當時沒什麼問題,但現在聽起來不靠譜的話扒出來,以達到毀掉對方的目的。很多人覺得這很可怕,但比這更可怕的是,一個人多年前的思想,跟現在沒區別。這至少說明你沒有進步,固步自封了!

成長必須要打臉,用今天的話,否定昨天的話。這至少說明你仍然在變化,而沒有將自己禁錮起來。

——生活的邊界,就是突破社會角色認知,突破老習慣的束縛。

醜人也有資格坐高鐵,長得漂亮也不妨當個作家,被外在形象固化住的人,只說明他這輩子沒努力過。

——膽量的邊界,就是突破自己的性格弱點。

比如說你害怕人際交往,那就給自己規定,每個月認識一個新朋友,每星期要有一次社交活動,哪怕感覺巨痛苦,那也要讓這種痛苦的感受,習以爲常。這世上就是這樣,怕苦,苦一輩子。不怕苦,苦一陣子。就看你喜歡哪個了。

——能力的邊界,就是每年嘗試幹件此前不敢幹的事兒。

瞭解一個新行業,或是研究一個新的技術方向。學文的人,掌握點理工思維,別老是說缺乏系統性的書生話。學理工的,掌握點人文思想,別讓自己成爲技術時代的低階勞工。一個人掌握的越多,知道的道理就越是通透。面對生活就越是遊刃有餘。

爲什麼你的事業線,長在別人的腳掌心?

(10)

人生就是個不斷突破,到達一個又一個巔峯的過程:

小時候,你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鍋里拉碗裏尿,鬧得那叫一個歡。一旦哪天你能夠控制自己,那一刻,你就到達了人生巔峯。

然後你開始學習走路,連滾帶爬,跟頭把式。終於有天你可以嫺熟的控制雙腿雙腳,這一刻,你就到達了人生巔峯。

再後你開始讀書,直到能讀能寫,還能夠解析出書中的道理。這一刻,你又到達了巔峯。

然後你開始謀生,終於憑本事賺到錢,這一刻,你又到達了人生巔峯。

再之後你開始求偶,遇到喜歡的人,向對方證明你的能力和價值,你相中的也是對方的內在價值。當你們自身的價值接近,認知上不存在障礙,愛就開始了。這又是你的一次人生巔峯。如果你認知價值極低,卻希望別人來“愛你”,這就很難,低價值的人缺乏愛的能力,不能辨識出愛的訊號,反而因羞辱別人,暴露出自身認知的短板。

再接下來是緩步你全程的人生,相愛的人,一定也是你的事業伴侶,這樣兩個人才不會拉開距離,纔不會讓愛的感覺變淡,變得乏味。當你們就這樣一步步前行,終於有一天,你可以說,我愛我們共同的人生,愛我們共同成就的人生價值,無論貧富,無論衰老還是疾病,你的心中感受到的,永遠是信任與包容,這時候你又登上一次人生巔峯。你的一生都在前行,一生都在不斷的打自己的臉,啪啪啪,啪啪啪,不斷用新的認知,否定舊的認知。這纔是我們該有的人生,我們來到這世界,就是爲了體驗時光流傳帶給我們的快感,就是爲了,在成長中突破低階認知的束縛,不斷登上新的巔峯。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是什麼讓你突破認知和事業的瓶頸?

是什麼讓你不斷攀登人生的巔峯?

想知道答案的,

歡迎購買「老霧·家庭顧問 第一季」


老霧將親自坐陣,

並邀請家庭關係領域內的頂級專家,

1v1解答你的問題和困惑。


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可加入“老霧-家庭顧問”付費社羣。

爲什麼你的事業線,長在別人的腳掌心?

注:購買講武堂的寶寶可贈送一季度的老霧家庭顧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