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青年网 (编辑 杨锐) 近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西外大”)英文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们带着梦想与爱心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范家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支教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孩子们的梦想,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大荔县范家镇中心小学位于范家镇中心位置,每年招收学生200余名,现有教师十五名,在教学方面存在着生源较少,师资力量匮乏,学生知识面较窄等问题。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支教队在了解到当地相关情况后,于2015年正式与大荔县范家镇中心小学签订协议,使其成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暑期“三下乡”的固定基地之一。此后,西外大师生在校友张建业的资助下,每年定期前往范家镇中心小学开展教学活动并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为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西安外国语大学支教队员正在进行招生活动

西外大支教队副队长郭家宇在谈及此次支教活动时说:“我希望我们的队员能激发起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在这短短十八天的支教时间里给孩子们教授大量知识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风格和能力激发起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目光不仅局限于自家的田地,更要对外部世界有探索欲,帮助他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西安外国语大学支教队副队长郭家宇在给当地学生上课

西外大支教队教学组成员刘郭英说:“我觉得支教的重点是和孩子的相遇。在我和孩子们平时相处的时候,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我也是学生,我们相互学习,他们也可以直接指出我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中,我和他们以朋友的模式相处,站在他们的角度,觉得他们能达到什么程度,然后再认真备课,把知识教授给他们。”

西安外国语大学支教队教学组成员刘郭英(左一)与学生互动

“或许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外面看看,但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拥有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这是我教授他们地理课的初心。在他们这个年纪,我亲身经历过汶川地震,我特意给孩子们讲了自然灾害,希望他们不会有在黑暗中的害怕与无措。我不是一个能者,但我怀着期待与孩子们有一次真真切切的相处与交流,这个奇妙的交流就像是和十年前的自己对话。当他们向我点头时,我是多么满足于那一刻,我是多么期待未来的他们。”支教队组员王佳琪说。

西安外国语大学支教队队长杨慧在大棚调研冬枣生产情况

西安外国语大学支教队在大荔县范家中心小学合影

支教队队长杨慧在谈到此次调研活动时表示:“由于今年的调研报告是关于精准扶贫,因此调研组成员在支教时的大量时间都需要深入基层进行走访。在此期间,几乎所有的村民听到我们是大学生时,这些村民就认为我们是可以为他们向国家建言献策的,可以为他们做实事的。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应该把基层民众放在心上。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深入基层,把基层民众的命运和国家上层的政策紧密结合到一起,才能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支教的意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