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些年好片频出

几乎每年都有佳作问世,印度人认真拍起电影来,的确让人不得不服

近期大热,被各路大V各种安利的印度电影莫过于《苏丹》

不过《苏丹》并非是另外一部《摔跤吧!爸爸》

也并非是一部《摔跤吧!爸爸》题材大热后的跟风之作。

就单纯说上映的时间上来看,这个结论就不成立。

在中国片区,两部电影都属于滞后上映,而《苏丹》则是严重滞后。

《摔跤吧!爸爸》

2016-12-23在(印度)上映

然后在延迟将近半年后。2017-05-05

在中国大陆上映,当时引发的观影热潮,潮汐至今还记忆犹新

而《苏丹》

于2016-07-06(印度)上映

在延迟了两年之余

2018-08-31才得以在中国大陆上映。

中国观众的观影顺序是先《摔跤吧!爸爸》——《苏丹》

而电影在出品地,也就是印度的上映顺序是

先《苏丹》——《摔跤吧!爸爸》

当然也不能说是《摔跤吧!爸爸》是另外一个《苏丹》

但《苏丹》绝对不是另一个《摔跤吧!爸爸》,没有抄袭这种说法。

突然想起萨尔曼·汗的另外一部经典之作——《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上映日期: 2015-07-17(印度) / 2018-03-02(中国大陆)

同样也是在中国大陆延迟上映将近3年,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萨尔曼·汗这么倒霉的啊。

言归正传

《苏丹》和《摔跤吧!爸爸》

其实是完全不同类型的电影

面子是差不多,但是这个里子就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两部电影都有相似的设定

女主角的出身极为相似——都是女摔跤手,父亲都是练摔跤的。

但是,两部电影的核心是完全不同的

《苏丹》是标准的运动励志电影

而看过《摔跤吧!爸爸》的观众也应该知道,《摔跤吧!爸爸》并非是简单的励志电影,而是以体育之名叩问、反思社会。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老爹总说女子强于男”。

在电影《苏丹》中,我们也能看到和《摔跤吧!爸爸》相似的东西,比如女主角都坚信男女平等,坚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是女主的激励使得苏丹成为了伟大的摔跤手。

但是不同的是,女主角一直都是类似配角的形式出现,《苏丹》几乎是萨尔曼·汗一个人的独角戏,这是他一个人撑起来的电影。

而《摔跤吧!爸爸》,阿米尔·汗固然重要,但是他的女儿们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面对社会问题上,《苏丹》采取的是点到为止的方法

苏丹的儿子因为缺少同血型血源输血而夭折,苏丹意志消沉,想要建立血库,却迟迟得不到批文,而当苏丹重新拿下冠军后,一切都变得轻松容易了。

这些都是极其明显的印度社会问题,但是苏丹并没有扩大了去讲,而是点到为止,恰好,刚好,一点点就好。

而重点还是放在

励志和热血,营造燃点上面

电影用了大量的慢镜头,去营造摔跤的氛围

并把爱情变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苏丹因为爱情而进入摔跤行业,苏丹也会因为爱情不顺而消极怠工,最后的成功和觉醒是内心的澎湃的激情,也是爱情的力量。

这些元素都是一部励志片中不可缺少的。

电影中展示更多的是戏剧化的情节,尖锐的人物冲突、激烈的打斗场面

苏丹从意志消沉到为了获得妻子的原谅,赢回家庭所做的一切

比如苏丹想要重回赛场,身材已经垮掉的苏丹并不被教练认可

苏丹便通过自己的杀手锏“印度式擒抱”展示了自己依然威力尚存,依然宝刀未老,依然能够走上赛场,依然那头赛场上的猛兽,于是教练接受了他

电影的目的和其他的所有的运动励志片如出一辙

便是要观众和苏丹一起,起起伏伏,跟着苏丹一起,消沉也好,奋起也好,陪着苏丹一路成长,看到苏丹最终觉醒赢下比赛,回归家庭

观众很燃,很开心,那么电影的目的就达到了

《苏丹》并不是《摔跤吧!爸爸》方向不同,自己使劲也不可能往一处使

在这里,热血,励志才是主题,观众图个开心,看完后三分钟热度打个鸡血也好,还是突然立下个志愿也好,电影就是成功的。

至于那些深刻的社会问题,还是交给《摔跤吧!爸爸》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