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你必须重视的三“误区”

大家好,这里是创业商学院,我是大黑马。

毫无疑问,随着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自主创业,而不是像父辈那样进入公司做职员或者公务员,除了90后有着年轻人的冲劲与热血、更坚持自我之外,也离不开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政府的鼓励和倡导。但是创业也不像逛街、逛菜市场那么轻松,创业是需要研究的,也是有方法有步骤的,并不是乱打一通王八拳,就能成功的。 不研究学习创业, 无异于拿着钱往水里扔。

当然,有的伙伴扔了几个钱,就学习到了经验,然后边学边扔——他可能有个有钱的爹,扔着扔着,也就成功了。

但大部分创业者是没有有钱的爹的, 可能是借的钱,可能是父母的棺材本,可能是卖了房子来创业的, 这就扔不起了 。

创业需要理解的东西很多,我先提三个。

创业,你必须重视的三“误区”

第一、创业是否资金越多越好?

其实答案可能与很多人想的恰好相反。 如果你创业, 不卖房子,不借父母棺材本,甚至不借朋友一分钱。资金少得可怜,假如就3000块起家,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首先,你的精神压力就很小,人一轻松,就容易超常发挥。

如果,你经常读那些商业史,很多大商人的传记,你就会发现,非常多的牛人都是几千块起家的,几百块起家的也很多。 资金少,恰好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

因为,钱少了, 你不会去思考租个办公室了,也不会想着招聘个员工,你更不会直接开始定战略,整些不着调的事情, 你也不会盯着成本大的生意了。。。 你会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到最有价值的地方去。。。 你会非常老实的选择一个非常小的生意去练手, 而且,你一定是亲自上阵, 你不会等待,也不会有依靠谁的心思。 因为你是个光杆司令, 你不干?谁干?

亲自上阵,商感就容易练出来。 而且,因为资金少, 任何一个挫折你都能接受,损失大不了3000块。 失败了,总结下宝贵的经验, 打一个月工,3000块又回来了,继续干, 这样不断的调整,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还有, 因为你用非常少的资金在创业, 所以你必须疯狂的开动你的脑袋去想问题,尽量降低失败的可能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极大的发挥。 当你挖掘到了一个利润点后,你会非常的珍惜,并且拼命复制,放大。 这个时候,假如你赚到钱了, 招聘一个员工 ,你就知道应该让他干什么能赚钱。。。 而如果你资金大,一开始就招聘员工, 你其实不知道怎么节约成本,也不知道怎样能赚钱, 基本属于瞎指挥。

还有,借父母棺材本创业,或者卖房子,借钱等创业,精神压力会非常大,这样可能你的正常水平都难以发挥,容易导致失败,失败一次,因为损失大, 人会非常受伤,一算,啊,要打工很多年才能还得起。。 有可能导致你对创业感到恐怖。

资金小,我们瞄准的客户群就越窄, 越小众, 自然就聚焦了。 往往起到“一针顶破天的效果”,容易获得发展机会。。 钱多呢, 人就烧得慌,有可能忍不住做几个项目, 导致精力分散,一个也做不出来。

创业,你必须重视的三“误区”

第二、创业是否要放弃家族成员、亲戚的加入?

现在有一个现象,很多年轻人都不太愿意接受家族成员加入,以至于发展到一个观念:连朋友都不能一起创业了。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纵观整个亚洲地区, 日本、韩国、泰国,许多的家族企业都发展得很好, 我们中国的家族企业也发展得很好, 其中的代表就有温州帮、刘永好家族、郭广昌等。

创业本来就很难,家族兄弟有个好处就是信任成本低, 打断骨头连着筋,吵得再凶, 还得和好,遇到困难也会非常有凝聚力。 而外人创业,大吵一架估计就得散伙, 会出现打不得,骂不得, 说都说不得的情况,交流不能彻底。 有点钱了,又老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而且彼此间经常怀疑。。 这都是创业的时候的致命问题,可能开始都走得顺,有起色了, 也会因为这些问题被折磨死。

创业,你必须重视的三“误区”

第三、有很多专家经常在电视、媒体、书上说经营企业:“质量第一” “品牌第一” “研发第一” “价格便宜” 反正就是各种第一。 其实,这些都是些没有实战经验的人喜欢谈论的。 书本上那种“各种第一”的知识,读得越多,越反动,越容易失败。

因为,不同的行业、产品、市场需求、用户体验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一个收入很低的地区, 可能对质量要求就不高,而对价格非常敏感。

而有地方的人,就是要品牌货, 有些地方的观念就是能用就行了。

我们创业的时候,资源有限,一定要弄清楚你正在做的产品与正在开发的市场到底哪方面才是应该重点投入的地方,对症下药,才能获得成功。

创业中有很多问题,我会一一分享给大家,谢谢大家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