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最後一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警告俄羅斯,美國會視任何在伊德利卜的軍事行動爲對敘利亞戰爭的升級,美國不會袖手旁觀。而幾乎與此同時,俄羅斯駐美大使卻說,美國不要誤判形勢,對敘利亞進行“非法侵略”,俄羅斯會做出必要反應。

西方媒體最近的熱點就是圍繞伊德利卜的軍事行動可能帶來的美俄直接軍事對抗的可能。甚至很多媒體直接表態——敘利亞迎來最後一戰,或者該戰役可能終結敘利亞內戰。可見,外界對此的關注度十分高漲。

外媒渲染伊德利卜戰役的重要性

但木叔的基本判斷是:伊德利卜軍事行動當然重要,但美國和俄羅斯根本不會爲了敘利亞進行地面戰。

不過小規模衝突的發生還是可能的,那就是——如果美國發射導彈對敘利亞進行空中打擊的話,不排除俄羅斯進行攔截等。因此,所謂的美俄圍繞敘利亞的戰爭可能也就限於這個地步。木叔不認爲他們能在地面上兵戎相見,這是由以下4個原因決定的。

第一,美國根本不會動用地面部隊去推翻巴沙爾。

美國2015年就進入敘利亞了,這個事實很多網友可能還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以爲美國人還沒出動地面部隊?或者出動地面部隊與敘利亞政府軍對峙?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的。

美軍只在敘利亞東北部地區部署了一些兵力,當時當地ISIS氾濫,但ISIS被剿滅後美國人沒有撤離,而是與當地庫爾德人關係不錯。但特朗普一直希望美軍撤離,反覆說了很多遍,競選的時候也說,因此這是美軍的既定政策。

如果他要消滅巴沙爾政權,早就會命令這部分駐軍揮師南下直搗大馬士革了,但特朗普沒這麼做,反而說要撤軍。事實也是如此,如果要推翻巴沙爾,美國還要增兵。這與特朗普的撤軍計劃南轅北轍。因此美軍不可能利用自己的地面部隊推翻巴沙爾,頂多是支持反政府武裝推翻巴沙爾罷了。

第二,俄羅斯對敘利亞的底線全世界都知道,那就是保護巴沙爾政權,其餘可以對西方讓步。

俄羅斯也是2015年才進入敘利亞幫助巴沙爾的,目前有很多軍隊已經撤走了。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維護巴沙爾政權。因爲反對派上臺對俄羅斯不利,他們只能支持巴沙爾。

這個底線美國也知道。因此就存在和俄羅斯互相博弈的空間。

本質上俄羅斯只要維持住巴沙爾政權,對其是否統一併不特別關心,甚至庫爾德人獨立乃至高度自治也可以成爲談判的籌碼。西方能在談判桌上獲得的利益,就沒必要在戰場上損兵折將。

第三,巴沙爾即使完成事實上的統一,他的好日子也回不去了。

目前的敘利亞,遠遠不是2011年動盪之前的敘利亞。巴沙爾能控制的地方有限、民意受損嚴重、敘利亞的重建之路也漫長、而且最主要的是這種戰爭讓不同族裔、宗教之間的隔閡在不斷擴大,未來也很難彌合。

敘利亞戰爭的悲慘圖景

巴沙爾的統治將比以往更難,他所期待的敘利亞的好日子再也回不去了。未來說不定他也以某種方式走下總統寶座,畢竟執政對他來講過於艱難。多年後當他失去利用價值的時候,或者敘利亞老百姓再起來反對他的時候,他很可能成爲美俄博弈的犧牲品。

第四,對西方的威脅未來主要不是巴沙爾,而是伊朗。

巴沙爾的孱弱在戰爭中可見一斑。西方已經不拿他當對手了。實際上他下臺與否對西方利益影響不大。

但西方爲什麼希望他下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與伊朗走得太近了。而伊朗是美國、沙特、以色列等中東盟友最大的敵人。如果巴沙爾能與伊朗保持距離,他在西方人心目中可能還能有一席之地,但是伊朗利用與他的關係,對整個敘利亞進行染指,進而對以色列和沙特造成威脅,這就是未來西方的主要擔心所在。

所以,未來美國和俄羅斯是否能打起來,並不是一個可怕的現實,因爲兩大強國很難爲一個敘利亞兵戎相見。冷戰時那麼激烈的對峙他們都沒打起來,冷戰後爲了敘利亞動武,彼此肯定都覺得不划算。

當地真正可怕的是以色列或者美國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基地進行襲擊,伊朗進行反擊的話,這是比較現實的中東戰爭圖景。

你是否認同木叔的判斷?

歡迎關注、交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