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再度面臨中期考試,6月資金面仍難樂觀

6月首個交易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8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爲7天,中標利率爲2.55%。

回顧5月,5月24日央行宣佈接管包商銀行後,同業風險的擔憂引發市場資金面壓力加大,5月28日R007一度達到3.63%的高位,創今年新高,同日DR007也上升至2.86%。不過,央行爲穩定市場信心,適時採取了總量對沖手段。5月25日-5月30日連續在公開市場投放了5100億元(含國庫現金定存),貨幣市場緊張情緒有所緩解,5月31日DR007回落至2.63%。

那麼,時至年中,流動性再度面臨中期考試,6月資金面將會如何演繹?

根據Wind統計,5月27日至5月30日央行開展的800億元、1500億元、2700億元和3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將分別在本週對應時間到期,另外在6月6日還將有4630億元1年期MLF到期,因此本週公開市場資金到期量爲9930億元。此外,6月19日還有2000億元MLF到期,這對於央行的流動性管理存在較大考驗。

此外,還有6月地方債發行帶來的流動性擠佔。按照1月國常會地方債“爭取在9月底之前發行完畢”的要求,平均來看6月-9月的地方債發行量是5354.71億元,明顯高於4、5月發行數。

國金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周嶽認爲,綜合考慮財政存款、現金變化、新增準備金、外匯佔款等常規因素的影響,估計6月基礎貨幣淨投放約2000億元,相比於5月份常規因素影響構成流動性利好因素。“從總量角度看,綜合考慮常規因素帶來的流動性利好,央行預計會適時對沖MLF到期壓力,滿足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客觀需要。但是從月內節奏上看,仍可能出現短期的流動性衝擊。”

“建議投資者關注以下兩方面因素:一、包商銀行事件如何妥善解決,是否進一步發酵。二地方債供給放量,短期可能對流動性構成衝擊。6月份全月地方債發行量可能突破6400億元,超過3月份的6245億元,創年內新高。這意味着需關注地方債集中發行、疊加MLF到期或者稅期因素影響,不排除階段性流動性緊張的可能性。 ”周嶽進一步指出,考慮到貨幣政策兼顧多目標任務的前提下,更多以相機抉擇爲主,意味着6月份除非降息降準等明確信號出現,流動性邊際明顯寬鬆的條件並不具備。

目前來看,市場對於資金面擔憂的邏輯主要有兩條:其一,擔心“接管事件”導致中小銀行同業存單發行受到明顯阻礙甚至斷裂,引發中小銀行對於貨幣基金集中贖回,造成資產拋售的惡性循環;其二,擔心流動性分層狀況下,從大型銀行到中小銀行,再到非銀機構的流動性傳導鏈條斷裂,帶來非銀的流動性壓力。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啓兵則表示,對於6月份的資金面來說,重點關注的兩個存在風險時間點爲月中繳稅和月末跨季。“月中時點的壓力主要來自於流動性在供給端的收縮,6月上半月在貨幣政策不發生重大改變的情況下,並無其他補充流動性的窗口,因此屆時超儲率水平將低於5月末,資金面預計均衡偏緊。而6月末跨季的壓力主要來自於需求端,由於季末考覈等因素市場機構的備付性需求將有所提升,在當前市場預期較爲悲觀的情況下,維持對6月末資金面謹慎的判斷。 ”

​記者 劉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