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滴滴顺风车凶杀案新闻后,90后的张芊把自己的乘客端主页的个人信息的年龄一栏改成70后,自拍头像换成了父母辈最爱用的花卉照片。

5月6日,祥鹏航空一位21岁的空姐在郑州机场附近通过滴滴顺风车平台叫了一辆车前往市区,不幸被司机杀害,目前凶手仍在逃,该案件引发了社会上的极大关注。滴滴宣布,顺风车业务将从5月12日起全国停业整改一周。

顺风车和其他类型网约车有着不同的属性。按交通部此前规定,顺风车属于“私人客车合乘”范畴,不属于道路经营行为,属于非盈利性质,车主和车辆均不需要取得相关经营资格证书。

相较于即时运输的网约车,顺风车具有预约、价低和顺路等特点,因此顺风车也受到了平台用户的极大青睐。2018年春运期间,滴滴顺风车累计运送3067万人次搭乘跨城顺风车回家和返程,相当于民航在春运40天运力的46.9%。

非盈利、顺路搭乘,也赋予了顺风车天然的社交属性。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在产品上线之初时表示,顺风车是C2C平台,快车和专车都是B2C的平台。顺风车宣传也在强调社交属性,它的网页宣传语为:“遇见美好,你我同行。”和“经济出行,美好的故事天天发生。”

按照目前顺风车的设计机制,在车主接单前,司乘双方可以看到对方的年龄、职业、家乡、个性签名、爱好、信任值等。顺风车车主和乘客可以在行程结束后互相“贴标签”,撰写评价。这些功能设置是基于顺风车“互惠”的基因,初衷是通过乘客和司机的出行记录和历史评价累积信任值,为下次车主和乘客选择做参考。

<div class="img finish" id="pic_0" "=""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20px 0px; list-style: none; text-align: center; position: relative; overflow: hidden; z-index: 0; width: 720px;">

顺风车怎么发展成这样

然而,空姐搭乘顺风车遇害一事,将顺风车安全问题再次推上了舆论漩涡。继而有网友晒出了网上帖子顺风车司机对于女乘客一些低俗的评论,车主在选择接单前就能够了解到乘客性别、甚至容貌特征,存在潜在安全隐患。

是什么让原本美好的出行方式变了味?

搭个顺风车、“car pool”这样的做法,在国内外早已有之。这种富于人情味的事通常更容易发生着同事、朋友、熟人之间,具有天然的信任感,不存在金钱收益或者只是出于客气给予少量感谢费。当顺风车变成了网约车平台上的一项业务,尽管仍然是基于“互惠”的原则,但上千万次的“搭车”的双方已经变成了完全的陌生人。

挣点油钱、开车有伴聊天不寂寞,成了拉顺风车车主的主要目的。“接单主要考虑顺路程度、然后评分优先,当然接到高颜值的美女更好。”一位80后的车主对界面新闻坦言。另一位90后的车主也揭示了顺风车车主多为男性的普遍心态:都爱拉小姑娘,车主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也会希望最好乘客是女的。

尽管是有别于其他网约车的“非盈利”属性,但拉陌生人搭顺风车已经是以盈利为目的,个人的内心想法无法揣度,就无法寄希望所有人仅凭自律去维系顺风车“予人方便”、“共享资源”的美好初衷;平台也存在收取佣金环节,就要意识到不只是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做公益,而是需要建立健全监管制约制度、承担起应有的平台责任。

鼓励倡导合乘、认可其对减缓交通拥堵的积极意义,并不等于靠人性的美好就能让其正常有序的发展,目前宏观上对于顺风车规定不严,仍有政策监管空白。作为平台方,滴滴强化顺风车美好出行正面效应的同时,并没有彻底堵住潜在恶的风险。

在空姐遇害案中,平台在司机审核和风险控制上诸多漏洞。据滴滴自查结果,嫌疑人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言行骚扰投诉记录,客服通话联系不上联系人,此后也没有做妥善处理。同时,犯罪嫌疑人能够顺利违规使用其父顺风车账号接单,平台也并未触发人脸识别机制。滴滴没有在用户投诉前即时封禁违规账号,也没有识别出车主违规接单,两层安全屏障同时打破,增加了危险行程发生的概率。

此外,滴滴顺风车对于司乘双方的评价亦没有起到有效审核作用。有网友晒出的顺风车个人主页,司机历史评价一栏显示出多条低俗露骨信息,而滴滴客服表示这些历史评价无法自行删除,而客服后台也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审核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顺风车的社交属性扮演了极为负面的角色,给图谋不轨的人造成了可乘之机。

顺风车营造的社交氛围,同样也造成了乘客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被害空姐李某在深夜选择搭乘顺风车而非其他车辆,也有可能高估了顺风车安全性,甚至在案发前同事劝她快下车,并给她打电话,她还称“没事没事”。

空姐乘坐顺风车被害案,或许短时间内会挫伤顺风车用户使用意愿。但并不能因此彻底否定顺风车共享理念和用户粘性。

顺风车出行带有陌生人社交属性,不必讳莫如深。但其不同于在线社交,而是把陌生人置于了同一车内的真实空间,出行场景与社交场景有着本质区别,顺风车产品也并非只是二者的简单叠加。

在突出社交属性的同时,滴滴更应强调“有限的出行社交”。为用户搭建社交场景的同时,应借鉴社交平台相关的审核制度,如尽快解决疏于评价审核、乘客投诉处理不及时等问题,保障司乘双方的基本权益。一件安全事故就足以丢掉几年以来在用户端积累起来的信任,共同美好出行的愿望,需要滴滴切实完善安全保障措施来达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