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裴建丹

喜欢看那些古民居、老宅院,它们历经沧桑但又气韵独特,或深或浅的岁月留痕总会勾起人们联翩的怀想。日前,笔者探访丹江口凉水河镇观沟村的陈氏古宅。如果不是有人引路,我们还真不知道,在这群山环抱的汉水之畔,竟然还隐藏着这样一座岁月斑驳的陈氏老宅。

陈氏古宅,位于汉江北畔的大横山,与河南省浙川县接壤的群山中,归属于丹江口凉水河镇观沟村。老宅隐映于青山绿水之间,岁月的云烟,在剥落的墙壁、残留的石门基座、石路梯、石磨上掠过,贯穿着陈氏家族的兴衰荣辱。老宅门前路边的那棵参天古树,历经无数的春夏秋冬、风霜雪雨,见证了怎样的岁月、历经了怎样的磨难?我问树,树无语。那繁密的枝桠把它生长的秘密默默包裹在树的心里,唯傲然英姿依然矗立在天地之间。

从现在生活在老屋的后人了解,陈氏家族应是方园十里的书香旺族,老宅建于何年已无法知晓,但陈家在清嘉庆年,就有人在朝庭里做官,先祖里出过多名贡生,武状元,最让意外的是,陈氏家族在当代人中,2018年竟有一人考上了清华大学,足见其书香传家的传统至今绵延不断。而真正让陈氏古宅,能够绵延百年传播乡邻,还是上个世纪,与丹江口早期红色革命领导人纪大纲的相遇。

纪大纲与陈氏家族同为凉水河观沟人。观沟村当年叫乌头村,地处均县汉江北畔的大横山,与河南省浙川县接壤。这里岗峦起伏,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当年这里政局混乱,悍匪骚犹,兵匪交祸,民无宁日,加之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致使广大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纪大纲目睹此景,在家乡观沟村组织起了红枪会,以抵御官匪的欺压和抢劫。1928年夏均县党的武装“均县农民自卫团”成立,纪大纲任团长。该团下辖三个营,共700余人,团部设在均县观沟陈氏老宅。

纪大纲出生于一个富农家庭,父亲开明仗义,母亲勤劳善良,秉性刚毅豪爽,不畏强暴,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自幼对喜爱习武,尤爱耍刀舞棍。曾跟河南艺人习练过刀枪棍棒之术,大纲虚心求教刻苦习练,功夫日增,遂和武艺结下不解之缘。久而久之,在乡邻四周出了名气,这无意之举,为他以后组织红枪会当其头领,奠定了基础。

1927年春,纪大纲在中共均县地下党组织的影响下,曾带领红枪会众人,手持刀矛棍棒进县城,参加反帝示威大游行。他们在城外砸了两家推销日货的商店,冲击了意大利人办的天主堂。从此,纪大纲的名字在均县城响开了。纪大纲从县城回去后,在家乡迅速组织起农民协会,打击土豪势力,实行减租减息,深得民心。1927年9月,纪大纲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入党后,便把自己家中多余的20亩土地分给穷苦农民耕种。同时,党组织将他率领的红枪会纳入党组织领导,使之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均县最早的一支农民武装。

观沟村是丹江口市最早的武装革命根据地,鄂北特委、豫南特委和均县地下党负责人常到这一带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1月,纪大纲联合全县各地的红枪会、带子会等组织,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烟苗地亩捐的斗争。经过四个多月的斗争,将均县反动驻军吴心田部的一个团打垮,毙伤敌人300余人,农民军把敌人围困于县城,用土炮将敌人团部房顶打垮,迫使国民党县政府答应不再收烟苗地亩捐税了。北乡的小柏营村有一个恶霸叫紫洛麻子,平时勾结军队,欺压百姓,民愤极大,纪大纲将他抓住带到习家店的钟离庙,交给群众斗争,然后处决了。

时光流转,繁华褪尽,陈氏老宅做为丹江口早期革命发源地的见证者,亲历了纪大纲带领丹江口第一只农民武队——红枪会,抵御官匪的欺压和抢劫,打击土豪势力,实行减租减息。像一位端坐时光深处的隐者,但他依旧斑白幽远,静静地守望着悠悠的时光。几堵土墙、几幢老房、一棵老树,破旧的房门、长满杂草的墙壁、随任散落的石质物件,岁月留下的痕迹一览无余。任风雨飘摇、世事变幻,它只是默默承受,以一种卓然的姿态,收藏一段往事,守护一份往日旧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