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決定退出關於伊朗核計劃的協議之後,伊朗外交部長訪問北京尋求對話。

美聯社 5月13日

中國外交部說,伊朗外長賈瓦德·扎裏夫於13日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與有關各方就當前伊核形勢發展交換意見”。

中國作爲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曾積極參與伊核協議談判。中國還是伊朗的長期經濟夥伴,伊朗約三分之一的石油出口到中國。

▲5月13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伊朗外長扎裏夫舉行會談。

美聯社稱,北京對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的決定表示遺憾,並表示將繼續致力於維護和執行該協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9日說,中國將“繼續同伊朗進行正常、透明的務實合作”。

美聯社 5月11日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外交事務顧問尤里·烏沙科夫說,普京11日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討論了核協議的形勢,他們的立場“幾乎一致”。

烏沙科夫還說,普京將在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本月到訪俄羅斯時進一步與他們討論這個問題。默克爾將於18日訪問俄羅斯,而馬克龍將於之後一週在聖彼得堡的一個商業論壇上與普京會面。

報道稱,烏沙科夫指出,儘管俄羅斯、法國和德國領導人在敘利亞戰爭和烏克蘭危機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但他們有關美國這一舉動的重要觀點將有助於彼此走得更近。“在觀點一致的時候,這隻能意味着這些國家彼此之間至少會更加接近。”他在一場記者會上說。

▲普京11日與默克爾通了電話,圖爲2017年G20峯會期間兩人舉行會談。(路透社)

報道稱,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跌至冷戰以來的最低點,歐盟也效仿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經濟和金融制裁。

烏沙科夫的聲明反映出,克里姆林宮方面希望,華盛頓與其歐洲盟友之間的不和將爲俄羅斯與歐洲經濟強國重建關係提供機會。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對伊朗重新實施制裁,這意味着歐洲企業必須停止與伊朗做生意,否則就會面臨美國的懲罰。

烏沙科夫指出,伊朗希望履行該協議,因此俄羅斯將努力阻止協議破裂。

“我們正在與伊朗合作,鼓勵伊朗不要採取任何欠考慮的措施,不要退出協議。”烏沙科夫說。

路透社 5月11日

英國首相梅和美國總統特朗普11日在通電話時一致認爲,需要就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將給在伊外國公司造成什麼影響展開討論。

報道稱,特朗普決定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啓對伊經濟制裁,這讓英國、法國和德國領導人感到震驚,這三國目前仍在繼續履行協議,並且與伊朗有着重要的貿易往來。

▲法國、英國、德國領導人紛紛宣佈,他們將繼續恪守核協議承諾。(蓋帝圖像)

梅的發言人說:“首相提到了美國的制裁對目前仍在伊朗有業務的外國公司可能造成的影響,他們同意雙方就此舉行會談以展開討論。”

這位發言人說,梅對特朗普說,英國及其歐盟夥伴仍將“堅定履行”承諾以確保協議得到執行,這是防止伊朗研發核武器的最好方法。伊朗方面稱其核計劃只是爲了和平用途。

西班牙《消息報》 5月11日

蝴蝶又扇動了翅膀,這一次發生在中東。美國總統特朗普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將對歐洲造成重大影響,特別是普通民衆將深受其害。

▲分析認爲,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推高國際原油價格。圖爲運送伊朗石油的巨輪。(歐新社)

文章稱,這種情況表明,英國、法國和德國採取的外交努力已經完全失敗。歐洲國家的努力根本無力迴天。世界第一大國的單邊決定或將在中東地區帶來曠日持久的衝突。面對當前情況,三國政府只得呼籲美國不要給伊核協議的實施設置障礙。值得一提的是,三國的外交行動是在歐盟的框架外進行的,而歐盟在此問題上可謂謹小慎微,僅表示願與國際社會展開合作,共同維護伊核協議。

文章稱,布魯塞爾的真正紅線似乎在於,與德黑蘭做生意的歐洲企業可能遭到報復。歐盟或將藉此機會徹底將美歐自貿協定打入冷宮。

法國和德國起到的作用尤爲重要。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華盛頓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訴特朗普,法德並不看好他的這一決定。然而,油鹽不進的特朗普最終還是決定履行自己的競選承諾,退出伊核協議。

▲伊朗總統魯哈尼近日發表電視講話說,伊朗將重新開始鈾濃縮項目。(法新社)

目前似乎只有以色列和沙特站在特朗普這一邊,但這也是出於伊朗是其政治和宗教敵人的私心。

文章稱,伊朗局勢不穩不但將導致原油價格大幅波動,還將給歐洲的貿易平衡引入不穩定因素。伊朗危機的蝴蝶效應將達到何種程度,仍然有待觀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