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御史大夫公孫弘說出了其中的關鍵問題,公孫弘認爲郭解不過是個普通老百姓,但身邊卻有那麼多爲他賣命的人,那麼多朝堂官員爲她求情,可見此人勢力、威望不小,這種人留不得。當時有官員到鄉里調查,大部分人都說郭解是個好人,但偏偏有人不服氣,將郭解的黑歷史翻了出來,說他是個罪行累累之人。

相信不少人都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在他的武俠小說中有很多的俠客,他們快意恩仇的生活令人嚮往。那麼真實的古代歷史當中,真的有這種俠客存在嗎?其實如金庸小說中那樣瀟灑的俠客是沒有的。但司馬遷的史記中卻有一部分叫做《刺客列傳》,這其中倒是記載了幾位俠客的事蹟。

在這幾位俠客中,有一位叫做郭解,與司馬遷的相熟,所以司馬遷對於他的記錄也比較多。年輕時期的郭解按照現在的標準來看是一位標準的黑社會份子,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甚至造假幣,可以說橫行鄉里無惡不作。官府也是一次次的打壓,但每次都被郭解僥倖逃脫。

漢武帝強制天下豪強遷居茂陵,黑道老大不想搬,衛青:我給你求情

年輕氣盛的郭解幹了不少違法亂紀的事情,但隨着年齡的增大,逐漸成熟的郭解開始了自己的洗白之路。他不在跟年輕時一樣幹各種非法勾當,而是注重修身養性,拉攏人脈,對待別人講義氣重感情,尤其是對待江湖人士很是慷慨。在當地逐漸積累了威望,成爲黑白兩道通喫的大哥。在鄉里,郭解常常救人於危機之中,還能平衡諸多勢力,辦事能力令人欽佩,威望、名氣自然遠播在外。

在與郭解來往密切的人員中,既有社會江湖勢力,也有政府官員。就連當時大名鼎鼎的大將軍衛青也是郭解的好友。但衛青這位位高權重的大將軍並沒有給郭解帶來多少好運,反而是帶來了厄運。

漢武帝強制天下豪強遷居茂陵,黑道老大不想搬,衛青:我給你求情

無論是在什麼朝代,統治者都不希望江湖上有勢力龐大的人出現,因爲很容易形成不穩定因素,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尤其是這些勢力幫派與朝廷官員勾結更是不會被容忍。漢武帝第一次注意郭解是因爲衛青。當時漢武帝下了硬命令,天下豪強、富戶(條件是,家產在三百萬左右)都要遷往茂陵居住,郭解不想搬遷。衛青作爲好友便好心去漢武帝面前求情,說郭解並不是什麼豪強富戶,不合符搬遷的標準,漢武帝頓時驚醒,一個當地的豪強怎麼會跟衛青這樣的武將相熟悉呢?看來這個豪強不一般。

郭解一旦被皇帝注意到了,那就麻煩了。但是衛青沒有意識到這些,郭解更加沒有意識到這些,郭解依舊是高調行事。衛青的求情被漢武帝駁回,郭解只能按照指示遷往茂陵居住。因爲在當地的威望高,所以送行者無數,甚至還有人贈錢贈物。等來到茂陵安家之後,很多當地的豪強與政府官員都慕名而來與郭解結交。

漢武帝強制天下豪強遷居茂陵,黑道老大不想搬,衛青:我給你求情

這下可是惹怒了漢武帝,一個普通來百姓便有這麼大的號召力,漢武帝自然要打壓一下。於是便讓然去調查郭解。很快郭解的黑歷史全被翻了出來,但這些事情都是郭解之前犯過的罪行。郭解自從洗白之後便再也沒有作奸犯科,漢武帝也不好拿他怎麼樣。

但在這次調查中,還是讓漢武帝逮住了整治郭解的把柄。當時有官員到鄉里調查,大部分人都說郭解是個好人,但偏偏有人不服氣,將郭解的黑歷史翻了出來,說他是個罪行累累之人。於是郭解的一個門客便將這個說郭解壞話的人殺掉了。殺人案件一出,很快便有相關官員介入進來。郭解結交之人衆多,他也不知道殺人兇手是誰,既然交不出兇手嗎,那就只能讓郭解來背這口黑鍋了。

漢武帝強制天下豪強遷居茂陵,黑道老大不想搬,衛青:我給你求情

當時朝中很多大臣都紛紛給郭解求情,他們認爲殺人的是郭解的門客,與郭解無關,怎麼能將他逮捕呢?但御史大夫公孫弘說出了其中的關鍵問題,公孫弘認爲郭解不過是個普通老百姓,但身邊卻有那麼多爲他賣命的人,那麼多朝堂官員爲她求情,可見此人勢力、威望不小,這種人留不得。巧合的是漢武帝也是這麼想的,於是便執意將郭解殺害。

如此看來,郭解被殺與他有沒有犯罪是無關的,皇帝忌憚郭解的威望與勢力,他想要消除這一潛在的威脅社會安全的因素,所以郭解必須死。好在郭解的好友司馬遷將郭解記載在了史書上,並給了高度的評價,讓兩千多年後的我們知道漢朝有這麼一位大人物,也算郭解不枉此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