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1916年袁世凱剛好是57歲。當時控制局勢的一些人如段祺瑞、馮國璋等都是袁世凱的部下,即使袁世凱是其他原因死的,他們也不便說。

  袁世凱到底因何而死?

  公元1915年底,袁世凱實行帝制,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在天下人的唾罵聲中,這位竊國大盜嗚呼哀哉了。有人認爲袁世凱是得病死的,也有人認爲他是被氣死的,民間更有自殺死亡、貪戀女色導致死亡、受嚇死亡等種種說法。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後,依靠投機鑽營、諂上媚外而發跡的北洋軍閥總頭子袁世凱大耍兩面手法,一方面逼迫清帝退位,一方面又利用革命派的弱點,迫使他們交出政權。1912年3月,他接替孫中山當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逐步實行專制獨裁統治。一年後,他脅迫國會選舉自己爲民國大總統,緊接着又解散國會,廢除《臨時約法》。不久,他確定了總統職位的終身制和世襲制。爲了換取對復辟帝制的支持,他竟然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妄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經過一系列策劃,他於1915年12月宣佈實行帝制,並在1916年元旦舉行登基大典,改是年爲“洪憲”元年。袁世凱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就連他的心腹干將也紛紛倒戈。在四面楚歌中,1916年3月22日他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這個只做了83天皇帝夢的獨夫民賊走投無路,在天下人的唾罵聲中一命嗚呼,死時僅58歲。

  袁世凱陰險狡詐,他的短命離世,並沒有人會去同情。不過事後人們在談到他的死因時卻講法不一,有病死、氣死等多種觀點。

  病死的說法,相信的人很多。先是當時官方訃告上說袁世凱是病死的,無法知道內情的外界不由得不信。當時控制局勢的一些人如段祺瑞、馮國璋等都是袁世凱的部下,即使袁世凱是其他原因死的,他們也不便說。之後,社會上流傳的一些出版物都採用這一種觀點,如《袁世凱全傳》、《袁氏盜國記》等。前書說袁世凱得的病是尿毒症,“因中西藥雜進,以致不起”。即用藥不對路子,所以病沒有治好。《袁氏盜國記》的記載十分詳細:五月二十七日,中醫劉竺笙等想方設法進行診治,但不見效果。病情至六月四日,一下子加劇,馬上請法國公使館的醫生前來診治,結論是得了尿毒症,而且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已病入膏肓,沒有什麼轉機了。兩天以後,這個近代軍閥的鼻祖就雙腳一伸上西天了。

  還有一些書說袁世凱的尿毒症病本可以治好,但他的兩個兒子對怎樣治療意見不統一。大兒子袁克定主張西醫用外科手術治療,而二兒子袁克文不同意,主張保守療法。醫生們不知如何是好,這樣就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很多人認爲袁世凱不是病死的,主要是當了皇帝后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他又憂又懼,最後是氣死的。憂憤之後心情不暢引起病變,或本有病但因憂憤突然加重了病情,所以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與純因疾病去世並不相同。《袁世凱軼事》說,當光緒、慈禧死後,任攝政王的宣統帝父親載灃深恐袁世凱尾大不掉,遂打發他回老家養病。在老家時,有一個算命先生對袁世凱說他活不過五十八歲。袁世凱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延長壽命,算命先生說這件事很難,非得有龍袍加身才可以,袁世凱聽後默然不語。他招待算命先生喫了一餐飯,喝了點酒。等到算命先生剛走出房子,就倒地死了。因爲不想把這等重要的事情張揚出去,袁世凱動了殺人滅口的念頭。從此以後,爲了延長壽命,袁世凱心懷異志。辛亥革命後,袁世凱通過種種努力,總算覓到了稱帝的機會,心中十分高興,認爲只要龍袍一加身,就可以平平安安地享受富貴了。誰知事不遂願,各省紛紛反對,於是積憂成疾。昏迷之中,他常常會見到當年的那個算命先生前來索命。醫生們爲他開了各種湯藥,但袁世凱一概不喫,懷疑藥裏有毒,他把醫生配的藥誤認爲是當年自己給算命先生喫的毒酒。周圍知道這件事的人,不敢將內情公之於衆,又沒有辦法,只能改用鍼灸來醫治,但最後不見效而死去。外界傳說用鍼灸是袁克定想出來的鬼主意,不知有什麼依據。按這種說法,袁世凱的病是“積憂成疾”,並不是尿毒症之類的疾病。病治不好也不關袁大公子的事情,主要原因是袁世凱自己不肯喫藥所致。

  袁世凱被氣死的說法,也得到他女兒袁靜雪的證實。她在《我的父親袁世凱》一文中認爲袁世凱當時得了膀胱結石症,在內外交攻下,氣惱成病而死。袁世凱稱帝后,遭到全國上下的一致反對。更令他想不通的是,他的一些親信也加入到了反對他的行列。如四川督軍陳宦,之前爲了得到袁世凱的重用,堅決擁護帝制。袁世凱派他到四川鎮守一方,陳宦臨行前對他三跪九叩,說是袁世凱登基時恐怕無法前來,而現在先行慶賀之禮,奉承阿諛到了令人作嘔的地步。袁世凱對他滿心喜歡,認爲從此西南可以無事。隨着形勢的發展,5月22日陳宦宣佈四川獨立,幾天後陝西督軍陳樹藩和湖南督軍湯薌銘也反戈一擊。焦頭爛額的袁世凱本就焦慮不安,這時見到三省的獨立報告,出乎意料之外,羞憤交加,原本他還想策劃軍事掙扎,派四川、湖南軍隊對付南方護國軍,這時倍感絕望,氣急敗壞,遂一病不起,再也支撐不住。

  一些學者贊同袁世凱是被氣死的觀點,但是否被陳宦等人氣死,大家有不同看法。

  有人認爲是被馮國璋和段祺瑞氣死的。段棋瑞和馮國璋本是袁世凱手下的心腹大將,他們都期望在袁世凱之後出任大總統,因此他們對袁稱帝表示消極。在袁世凱稱帝期間,段祺瑞離開他長期擔任的陸軍總長職位,託病退隱西山;馮國璋以江蘇將軍坐鎮南京,擁兵觀望,兩人與袁世凱之間早已貌合神離。之後,馮國璋和江西、浙江、山東、湖南等省將軍共同逼迫袁世凱取消帝制,並密電其他各省將軍徵求同意。袁世凱取消帝制,實是在這樣的一種衆叛親離之下的行爲。

  有人認爲是被袁克定氣死的。袁克定是袁世凱的長子,爲了能成爲合法繼承人,他極力慫恿袁世凱當皇帝,最終弄得十分狼狽,不但皇帝當不成,連當個大總統也遭到衆人的反對。

  也有人認爲是被楊度氣死的。袁世凱敢於做皇帝,是受了以楊度爲首的籌安會諸人的影響。當袁世凱生病時,楊度從天津回京來看望袁世凱,這時袁世凱怒目視楊,對自己稱帝悔恨交加,但爲時已晚。

  此外還有幾種說法,雖不太爲人們重視,流傳也不廣,但也是一家之言。

 

  有一種說法認爲袁世凱是自殺的。袁稱帝后,反對他的人越來越多。袁世凱自己後來也知道帝位已很難坐穩,四面八方的人都在反對他,內心壓力很大。在悔恨交加中,他吞金自盡。這種說法在民間有一定的市場。

  有人認爲袁世凱是被女人弄壞了身體。袁世凱生活十分糜爛,特別喜歡女色。他有一個夫人和九個姨太太,每天應付不過來,就服用鹿茸、海狗腎等補藥,以提高自己的性慾。時間一長,身體就掏空了。當上皇帝后,他天天喊腰疼,法國醫生奉命來搶救,也無濟於事,最後死於尿毒症。按這種說法,袁世凱是死於女人之手。

  有人認爲袁世凱是被章炳麟嚇死的。章炳麟被袁世凱軟禁於龍泉寺中,一直在想要如何對付袁世凱。一天,他讓龍泉寺的住持宗仰和尚向袁世凱轉達他的一個夢。在這個夢中,章炳麟做了閻羅王,要審判袁世凱。但像袁世凱這樣的奸賊到底用哪一種刑具還沒有考慮好,是讓他用自己的內火燒死,還是用鐵牀銅柱烤死,章炳麟說還沒有最後定奪。宗仰和尚把這些話轉達給袁世凱聽,袁世凱又怕又氣,遂被氣出病來,不久也就死了。

  這幾種說法顯然可信程度較低,但表達出了人們對袁世凱的憎恨,對封建帝制的厭惡,也說明袁世凱的稱帝是利令智昏。因爲民主共和已成爲浩浩蕩蕩的世界潮流,獨夫民賊的逆流而動,只能是玩火自焚,人們詛咒、鞭撻袁世凱,也就出現了這樣的一些傳說。

  [相關閱讀]

  袁世凱的死因,衆說紛紜,莫衷一是。但不外乎氣死說與病死說兩種。然大都語焉不詳,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近年我們爲此翻閱了不少的資料,甚至多次去袁世凱的故里河南項城,瞭解那裏的風俗民情,訪問年歲已高的老者,瞭解最生動、 最有鄉土氣息、最有人情味的“活的資料”,我們認爲袁世凱的死因應該有一個較可靠的結論。

  袁世凱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袁世凱有史可據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他的曾祖父袁耀東。袁耀東是庠生,庠生是科舉制度下府、州、縣學的生員的別稱。袁耀東不到40歲就死掉了,據說是讀書累死的,而他的妻子郭氏卻活到了90多歲。郭氏出生於大戶人家,在她教育下,四個兒子都比較有出息。其長子袁樹三也就是袁世凱的祖父,是廩貢生,曾經署理陳留縣訓導兼教諭;次子袁甲三系進士出身,因有功於朝廷,先後被升爲欽差大臣、漕運總督,一度督辦河南、安徽、江蘇三省的軍務,皇帝多次頒發“嘉獎”,賞戴花翎,穿黃馬褂;三子袁鳳三爲禹州訓導;只有四子袁重三沒有入仕爲官。

  袁世凱的祖父袁樹三有兩個兒子,長子袁保中,也就是袁世凱的親生父親,系副貢出身,花錢捐了個同知,沒有正式出仕爲官,但熱衷於程朱理學的研究。因爲是袁耀東的嫡長孫,在袁家他以同輩人中長子的身份主持家政,經營田產,在項城是個獨霸一方的“土皇帝”。次子袁保慶是1858年的舉人,當時捻軍及太平天國在項城活動頻繁,袁保慶靠創辦團練起家,打仗深有謀略,往往能出奇制勝,由此,深得朝廷的賞識,後由郎中升爲道員,官至江寧鹽法道。袁世凱的兩個堂叔,即袁甲三之子袁保恆和袁保齡,也都是清政府的官員。袁保恆於1850年考中進士,官拜翰林編修,長時間追隨他父親袁甲三辦團練,功勞很大,回京後歷任戶部左侍郎、署吏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袁保齡中過舉人,因有功於朝廷,先後被封爲內閣中書、候補道,1881年被李鴻章調到天津辦理海防營務。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凱出生,恰在此時袁世凱的叔父袁保慶的妻子牛氏也生了一個兒子,但生下來不久就死掉了。袁世凱的生母劉氏產後奶水很缺,而牛氏的奶水卻十分充足,因此袁世凱就由嬸嬸牛氏哺乳。牛氏視袁世凱爲己出,十分疼愛,袁世凱的親生父親袁保中見胞弟年近40尚無子,便按當地的風俗於1864年將袁世凱過繼給了袁保慶爲嗣子,小時的袁世凱便和袁保慶夫妻生活在一起。

  1866年,7歲的袁世凱隨嗣父袁保慶去了濟南,兩年後又去南京,在南京生活了六年。1873年7月袁保慶因染上霍亂而死,這年冬天袁世凱隨嗣母牛氏扶棺還鄉。1874年袁世凱的堂叔袁保恆從西北迴來,發現袁世凱舉止不凡,就又把袁世凱帶到了西北。後袁世凱隨袁保恆先後去了北京、開封,1878年5月袁保恆又染病去世,袁家人個個傷心不已,袁世凱也鬱鬱寡歡。

  項城地處中原,有着濃厚的文化底蘊,特別是相命、堪輿、巫術在當時的社會中異常活躍。悲傷的袁家人在失去幾位親人後,開始認真的思索,發現袁家男人都不滿花甲而死。袁世凱的曾祖父袁耀東僅活到不足40歲就死了;袁甲三1863年因染病去世,算是袁家人壽命最長的一個,也只活57歲;袁世凱的親生父親袁保中終年51歲,嗣父袁保慶終年只有49歲,堂叔袁保恆只活了52歲。活着的袁家人對去世先祖壽命進行一番統計後,提出袁家男人生命最大極限爲57歲的說法。袁世凱在心理上受到這樣的暗示,晚年的袁世凱雖然十分注重健康,但他最終也沒有能活到58歲,在57歲時也就嚥了氣。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就有不少,宋太祖趙匡胤的先祖早亡者居多,即使活得較長的年齡也就41歲。宋太祖儘管每天爲此事而費心,但他的壽命也只有49歲。用今天的生物學來解釋的話,應該是遺傳或基因所致,當然那個時候人們不瞭解這些。袁家人爲了延壽,就請來了一位風水先生,提出解決的辦法就是分室而居。而當時袁世凱不足20歲,這件事在他的心裏投下了不能抹去的陰影,四世同堂的袁家由此瓦解了。

  袁家全家是迷信相命之術的,那裏的文化是十分篤信這些的,袁世凱當然也不例外。袁世凱決定用人的取捨就是以面相爲主。辛亥革命後,袁世凱任民國大總統,有人向他舉薦在日本慶應大學專攻經濟、回國又考取洋翰林的吳鼎昌爲財政總長。袁傳見吳後,對其左右說:“此人背後可見腮,曹操就是這樣的骨相。”有才而不能受重用,吳鼎昌後來只做了一個造幣廠的廠長。晚年的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以患有足疾而開缺回籍,隱居於彰德,就更加醉心於相命、堪輿之術。據說一個當地有名的相命大師也稱袁不會超過58歲,袁就焦急問有何攘解否?大師說難呀!只有龍袍加身才能化解。袁聽後什麼也沒有說,只是派人把大師給除掉了。而1916年袁世凱剛好是57歲。

  對於堪輿袁世凱也是深信不疑的。袁世凱稱帝前,把大總統府改爲“新華宮”,並從山東請來一個著名堪輿家陸某來北京看風水。陸某煞有介事查看一番後說,新華宮門氣散而不聚,難免出現一些波折,但可以進行補救,就是在新華門左側修建一個廁所,以收聚其氣。袁世凱認爲在堂堂皇宮門建廁所不太雅觀,也就沒有建。但稱帝后,反對之聲四起,最終袁世凱還是建造了一個廁所。還有一個堪輿家推斷袁家達官雖多,但都壽命不長,都不會超過58歲,原因就是祖墳的葬地不是正穴,因而祿高命短。後來袁世凱就讓堪輿家選定河南彰德安陽作爲他生前的住宅及死後的葬地,不再回河南項城老家。今天的人爲此一定會對古人暗暗發笑,其實大不必這樣,一個時代的人有一個時代的活法,一個時代造就一個時代的人,僅此而已,我們的後人或許會嘲笑我們今天的所爲之事。

  對迷信袁世凱也是十分癡迷。袁世凱有一隻朝鮮國王賜給他的由上等碧玉雕刻的茶杯,袁每次睡覺醒來必先喝一杯由這個杯子盛放的香茶。一次茶童給袁世凱送茶,見袁還在鼾睡,就直直的去看牀上的袁大總統,看了一會兒眼就花,越看眼前就越模糊,看到最後袁大總統竟然變成了一隻大蟾蜍。茶童魂飛天外,手中託的袁世凱最心愛的茶杯掉了地,茶杯碎了。茶童慌了手腳害怕起來,就跑去找侍奉領班,領班告訴了他一個好主意。

  當袁世凱醒來時,見茶杯摔碎了,就生氣地大聲訓斥茶童,並問茶童怎麼回事。茶童故意輕聲支吾幾句,才怯生生地說:“小人不敢說,說了怕大總統怪罪。”袁世凱瞪大眼睛說:“你就說吧!”茶童說:“剛纔我看見睡在牀上的不是大總統,而是一條玉爪大金龍,金龍全身閃閃發光,正要騰空飛起。”袁世凱聽後臉上的怒容全消,變得異常平靜,順手在牀上拿了一件不太值錢的東西賞給了茶童,並對茶童說:此事千萬不要告訴別人。這樣的故事今天的人聽起來一定認爲十分可笑,但1949年以前的中國最信的就是這些,歷史上歷次改朝換代的英雄們就是靠這些東西號召廣大民衆揭竿而起的。袁世凱深居總統府的深宅大院內,他的部下及親屬千方百計矇蔽他,好友楊度大力鼓吹“君主立憲”的國體最適合於中國,共和制最不適合於中國。部下紛紛呈文要求袁世凱稱帝,呈文堆積如山,梁士詒、朱啓鈐、周自齊等一批京官,發動成立各省人民請願團,擁護君主制。在北京還成立了商會請願團、人力車請願團、乞丐請願團、妓女請願團等。家人及僕人也假迷信以達天意,除茶童看見金龍事件外,還有多宗讓袁世凱稱帝的迷信徵兆。1914年,遠在河南項城袁祖墳的墳丁進京來報,說在袁世凱的生父袁保中的墓旁長出一條紫藤,長逾丈許,蜿蜒曲折,形似龍狀。袁世凱聽後,重賞了墳丁,並再三囑咐他不對外人談及。爲此袁世凱還派長子袁克定回鄉驗證真僞,袁克定在項城寫信稱:“藤滋長甚速,已粗逾兒臂,且色鮮如血,或天命攸歸,此瑞驗耶!”袁世凱看信後大喜,回信讓兒子招募墳丁,築牆護衛,防止牛羊踐踏。

  當時北京城的一位天文學家也呈文袁世凱,說他多日夜觀天象,發現三更以後,有帝星朗照某緯度,經仔細勘探發現正是河南項城。現在帝星已向北而來,一個月後就可以到達北京,這是上天的垂象,您就稱帝吧!所以當時的袁世凱在各界的大力呼籲下,似乎稱帝是他人生的唯一選擇。

  [死因成謎]

  在1916 年6 月6 日,竊國大盜袁世凱一命嗚呼!偷雞不着蝕把米。用現在人們常常引用《紅樓夢》裏的一句話,那就是叫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袁世凱自從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後,從養晦一度的彰德家鄉再度出山。攝政王載灃甘願讓位,由他出任王朝國務總理大臣。在南北議和後,又代孫中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年後又爬上了正式大總統寶座,正是步步高昇。袁世凱野心勃勃,目的是做皇帝。現在皇帝是當上了,卻受到了全國各界的反對。年紀還未過60,一頓可以喫一隻帶皮蹄膀或一隻全雞的袁世凱,終於在億萬民衆的聲討中嗚呼哀哉了。袁世凱死在中國人民反對帝制復辟的大背景時代。千夫所指,無疾而死!鑑於他的接班人,仍是袁世凱北洋系統的老同事、老部下段祺瑞、馮國璋、徐世昌之流,爲尊者諱,爲親者諱,因而對他的死因諱莫言深,據訃告說是病死的,但通常說是氣死的。諸說不一。

  病死還是氣死

 

  說是病死的,佚名《袁氏盜國記》還作了詳細說明, “五月二十七日,經中醫劉竺笙、蕭龍友百方診治,均未奏效;延至六月初四病勢加劇,即請駐京法國公使館醫官博士卜西京氏診視病狀,乃知爲尿毒症,再加神經衰弱病入膏肓,殆無轉機之望。”佚名《袁世凱全傳》也稱袁世凱所患病,“相傳爲尿毒症,因中西藥雜進,以致不起”。此說認爲袁是因醫療誤時而致命的。與此相近之說,還有袁世凱是因患病後不肯服藥而斃命的。但是,多家均以袁無論生病與否,癥結皆是因帝制失敗、衆叛親離而氣憤成疾的。通常的一種說法是四川督軍陳宦背袁,宣佈“代表川人與項城告絕。自今日始,四川省與袁氏個人斷絕關係”(陳宦通電),是袁世凱的一貼催命藥。但也有人不同意袁世凱是因陳宦等背離而氣死的。有人說袁世凱雖有野心,但其之所以鋌而走險,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敢於做皇帝,是源於接受楊度的意見而設“籌安會”、復辟搞帝制云云。

  袁世凱 臨終遺言

 

  在袁世凱本人,卻始終沒有向後來者交待他爲何人而氣出毛病、難以治癒的。人到死時,其言必善。可是,這個竊國大盜即使在嚥氣前,還不講真話,只是喃喃地叫道:“他害了我!”他是誰?有人說是老部下馮國璋、段祺瑞。他們希望繼任總統所以對帝制曖昧;或者是陳宦、湯薌銘,始從終棄,反而對他倒打一耙;也有說是“太子”袁克定,爲了當上合法接班人,極力慫恿老子做皇帝;更有說是楊度等“籌安會”成員,以致是其他部僚、朋友。這句話所指是誰,語焉不詳,且用意和含義令人難解。看來此時此刻的袁世凱的思維定勢,仍在玩弄權術,正如有人說的,“他最後一句話沒有指明‘他’是誰,這也是奸雄到死都在玩弄詐術的地方。他用這話減輕自己的罪責,又嫁禍於人,又用這句不明不白的話刺痛那些擁戴他當皇帝,而後來又背叛他的人”。袁世凱一生都在欺世盜名,這大概就是他最後留給歷史的一個謎團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