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這道菜,喫一次就得“砍掉”一棵樹,被網友調侃:殺雞取卵,你知道是什麼嗎?它就是棕包

棕包別名:棕包·棕筍,特點:棕樹屬棕櫚科,亞熱帶植物,樹幹筆直,頂端長着扇狀的枝葉,主幹上包裹着一層又一層的“棕衣”。

棕樹一年四季,鬱鬱蔥蔥。棕樹花開在棕樹的枝葉和樹幹的連接處,一片葉子下就有一個花苞.常常開金黃色、米粒兒般的棕樹花,成熟後的結紅紅的小果,一串串的,分外顯眼。棕樹花還在花苞期的時候,外型看來就象一條魚.外面裹着層層的類似筍衣樣的外殼,裏面是密密麻麻小花

雲南騰衝棕包米又稱小米,爲棕包樹上長出的未露頭開放的花穗。棕包米原爲棕樹籽實,因嫩時棕皮包裹,籽粒形似小米故名棕包米也稱小米,爲棕包樹上長出的未露頭開放的花穗。冬季孕育,初春時節於樹上剝去外層棕皮即可取得。

棕包米有苦甜之分,苦的稱苦竹米,甜的稱荊竹米;從形體上看,甜的體態寬肥豐滿,苦的體態圓渾瘦長。棕包米是一種很好的菜果,營養豐富,兼有消炎清火及降血壓的藥用功效。

棕包米的喫法主要有炒喫和煮喫兩種。炒喫法是將棕包米洗淨切碎,配以瘦肉丁和胡蘿蔔絲、臘醃菜一併炒熟,其色鮮豔,其味醇香可口。煮喫法是將洗淨的棕包米切碎放入清湯裏煮熟,佐以幹醃菜、糊辣椒和搗姜塊、蔥白、芫荽,其味酸中有苦,苦中回甜,有解表驅寒、瀉熱去暑之功效,食後渾身松爽。還可與龍江白魚並煮,製成棕魚包白湯,其味真是美妙絕倫,爲騰衝美食中的上品。

著名種植棕樹的地方:

江西贛州石城贛江源自然保護區,是著名種植棕樹的地方。由於棕包的苦味石城本地人很少喫,不過於都、贛縣、興國等地普遍喜歡食用。不過在當地的田間地頭卻處處能見到棕樹的身影,一棵棵挺拔的棕樹猶如亭亭玉立的婀娜少女,妝扮了贛江源自然保護區。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