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明清故宮

  別稱紫禁城,佔地72萬多平方米,有樓宇8000餘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明永樂4年(1406年)始建,永樂18年基本建成,在500年曆史中有24位皇帝曾居住於此。其中,明朝有14位皇帝,而清朝有10位皇帝。雖經明清兩代多次重修和擴建,故宮仍然保持了原來的佈局。

9、唐興慶宮

  面積約1.3平方公里,是唐玄宗時代的中國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與愛妃楊玉環長期居住的地方,號稱“南內”,爲唐代長安“三內”之一。李白那首膾炙人口的《清平調》便是起源於興慶宮的沉香亭,“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代以後興慶宮遭到破壞,現爲興慶公園,是西安市區最美麗的風景。

8、唐洛陽宮 

  面積2.5平方公里,隋時稱紫微城。貞觀元年,唐太宗號洛陽宮,顯慶二年12月13日,高宗正式稱洛陽爲東都,把洛陽宮城當作自己的“東宅”;武則天稱制以後,光宅元年(684年)定爲太初宮。第二年9月5日,洛陽被定爲神都,太初宮也不斷得到擴建和修整,規模宏大,華美壯麗達到頂峯。

7、宋汴京宮室

  北宋的都城是汴梁,即今開封,當時稱爲東京。把汴梁作爲帝王皇宮所在地,是從五代的梁開始的,唐、晉繼之。北宋的皇宮是仿照洛陽宮殿的模式,在五代舊宮的基礎上建造的,宮城周廻五里。宋徽宗即位後不滿於宮苑的狹小,遂大肆擴建、營造。,延福宮擴建以後,幽雅舒適,宋徽宗大部分時間是在這座宮苑中度過的。

6、唐大明宮 

  大明宮位於隋朝皇宮大興宮(唐稱太極宮)之東,始建於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乾寧三年(公元896年)毀於兵亂。大明宮周長7.6多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爲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當於三個凡爾賽宮,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五百個足球場。共11個城門,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牆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寬的街道。

5、唐太極宮

  面積4.2平方公里,隋稱大興宮,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稱太極宮。宮城東西寬2830.3米,南北長1492.1米,是初唐政事活動的中心,高祖、太宗在這裏君臨天下,成就了一代聖制,貞觀之治政令皆由此地發出,貞觀君臣論政的許多著名故事也都發生在這裏。高宗龍朔以後,政事活動中心東移大明宮,然中宗、睿宗、玄宗、僖宗與昭宗仍有部分時間在西內聽政,這裏仍保留着唐代重要的政治中心地位。

4、漢未央宮

  面積約5平方公里,中國西漢皇家宮殿。爲漢高祖七年(前200)在秦章臺基礎上修建,同年自櫟陽遷都長安。漢惠帝即位後未央宮基本建成,開始成爲主要宮殿。惠帝元年至五年(公元前194~前190)修築城牆。其週迴二十八里。前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其殿臺基礎是用龍首山的土作成,殿基甚至高於長安城。

3、漢建章宮

  面積約5平方公里,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規模宏大,有“千門萬戶”之稱。武帝曾一度在此朝會、理政,其宮殿建築毀於新莽末年戰火中。《三輔黃圖》載:“週二十餘里,千門萬戶,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遺憾的是,這座宮殿於西漢末年毀於戰火,但至今遺址猶存。

2、漢長樂宮

  面積約6平方公里,與未央宮、建章宮同爲漢代三宮。漢高祖之後爲太后居所。因其位於未央宮東,又稱東宮。意爲“長久快樂”。宮垣東西長2900米,南北寬2400米,周長10600米,面積約6平方公里,約佔長安城總面積的1/6。王莽時改長樂宮名爲常樂室。西漢末年,更始帝仍以長樂宮爲皇宮。後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盆子被擁立爲帝,也以長樂宮爲皇宮。

1、秦阿房宮

  《史記》中記載: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爲一里,秦尺約0.23米。如此算來,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一個前殿尚且如此,可見整個宮殿的規模。1992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其認定爲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認爲阿房宮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奇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