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最主要原因: 量少,不好喫!

火車上常規的盒飯一般有排骨飯,牛肉飯,炒肉飯。但是名字雖然是這樣起的,其實盒飯裏面一般包括4個部分:

第一,米飯。

第二,泡菜醃菜:比如蘿蔔乾啊什麼的。

第三,蔬菜:就是市面上最便宜的蔬菜,比如白菜,青菜。

第四,最後纔是你菜名裏面包含的排骨或者牛肉或者炒肉等。

並且肉的含量很少,菜也沒什麼味道,喫下去感覺自己被填飽了,味同嚼蠟。

2/3 價格太貴

如今的高鐵上,最便宜的飯只要15塊,比如魚香肉絲蓋澆飯。但是量很少,比如中午11點你不去,再晚一點就沒有了,剩下的全是牛肉飯,排骨飯等等,價格都在35-45的樣子。

乘務員每一個車廂去推銷的,也只會是這種高價位的飯。我有幾次在高鐵上喫飯,都是在11點正,就去餐車,告訴他,我要蓋澆飯。他們通常是不會把蓋澆飯擺出來的,好像根本不買一樣,他們只擺高價飯。

3/3 方便食品越來越多

現在除了流行了一二十年的方便麪之外,火車上流行的自帶食品還包括了:

第一,麥當勞肯德基。

第二,各種鴨脖鴨架

第三,自熱米飯,自行加熱,超市也就十幾塊錢。

而且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在火車站輕易買到的。通常等車時,人們都會在火車站買一些。

所以綜上所述,除非你沒帶東西喫,並且還有很多才下火車,那麼通常人們不會在火車上喫。寧願餓一兩個小時,下車喫一頓好的,哪怕貴一點也舒服,畢竟坐火車已經很勞累了,如果有美食可以犒勞自己,那種感覺會很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