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并不是只有机芯而已,还需要面盘、指针、表壳、表带等等其他部件,才能组装成一只腕表。特别是面盘就像腕表的脸,影响表款风格很大,经过珐琅工艺装饰的面盘能表现出如画般的丰富色彩,因此特别受到欢迎。机芯工艺只是专业制表厂的核心,对于高端的表厂来说,还兼具珐琅、金雕、珠宝镶嵌等等各项欲于装饰腕表的工艺。像雅典表就拥有自己的珐琅工坊,特别专精于掐丝珐琅与大明火珐琅,收藏家对雅典表的珐琅腕表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珐琅工艺是在金属上面涂上各色颜色的釉料,然后进行烧制定色、定型的技术。除了应用在艺术上,也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中,像是最近很流行的珐琅锅,就是在铸铁或其他金属上,涂覆釉料烧制而成,所以能有丰富的色彩。烧制过的釉料比一般颜料更能历久如新,因此珐琅工艺在怀表时代就已被广泛使用,这些流传了上百年的珐琅怀表,在良好的保存状况下,简直都跟新的一样。

雅典表与珐琅工艺的渊源已久,从1980年代起,雅典表就同位于勒洛克的DonzéCadransSA珐琅面盘厂合作,在制表业展开珐琅工艺的文化复兴。这家著名的珐琅面盘厂由珐琅大师FrancisDonzé于1972年所创,长期以来一直是雅典的合作伙伴,直至2011年,家族打算放弃经营,后来遂由雅典表买入百分百的股权,纳为旗下的一员。在雅典表旗下表款中,不乏使用珐琅面盘的款式,像是UN-118限量腕表用的就是大明火珐琅面盘。

雅典表买下DonzéCadransSA后,仍让这家珐琅面盘厂与之前一样,接受其他钟表品牌的订单,在厂内就可发现许多其他一流瑞士表厂委托制作的表面盘。这种不独占的作法似乎也反映了雅典表乐于分享的精神,就像是雅典表投资专门生产硅材质零件的公司Sigatec也为其他腕表品牌制作零件一样,雅典表希望好的事物,能够让大家一起来参与,共同发扬美好的珐琅工艺,也携手开拓硅材质零件的市场。与更多品牌分享珍贵的资源,可以让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消费者才能从不同品牌中享受到好处。

目前厂内的珐琅面盘的制作都保留了手工生产的传统,所生产的主要类型有大明火珐琅、掐丝珐琅、内填珐琅与半透明珐琅。笔者参访当天,有三位师傅正在制作航海天文台腕表的大明火珐琅面盘,一位将珐琅粉末均匀的洒在面盘铜胎上,一位将洒好釉料粉末的面盘移入电炉烧制,另一位则是

将烧好的面盘烤软后,将之压成符合标准的微弧面盘。一个面盘约要经过四次洒粉与烧制的过程,才能达到足够的面盘厚度。在烧制前先涂上易燃物质,再上珐琅粉末,如此进电炉后不久即会燃起明火,将温度拉到820度以上,借着高温可以烧出更浑厚饱满的色泽,此即大明火之名的由来。特别的是面盘上的刻度也都是珐琅材质,没有掉色或脱漆的顾虑。大明火面盘得之不易,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成品是不合格而被淘汰的。

另外还有一位师傅正在制作战船系列的掐丝珐琅面盘,她先以0.07毫米厚度的金线在图稿上弯曲成适当的弧度后,再以植物胶水黏到面盘上,如此逐步以金线围出图案轮廓线条,才能用笔沾珐琅颜料涂入适当的区块,之后再进行烧制,上料与烧制的工序亦要反覆数次才能达到所需厚度,最后进行表面抛光,除去多馀的珐琅与金线,便可完成。不论是哪一种珐琅,都需要很有经验的师傅才能完成,相当难得。

除了掐丝珐琅和大明火珐琅之外,雅典表的DonzéCadransSA珐琅面盘厂也制作雕刻内填珐琅,这是在面盘上先雕刻出图案轮廓,之后再填入珐琅烧制;雅典表鎏金珐琅羊年腕表就是应用这种工艺。概念和掐丝珐琅相同,只是一个是用金丝作出轮廓;一个是利用雕刻工艺,可算异曲同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