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禮今年83歲,精神矍鑠。知道這位老人身份的人並不多,但是一提起他父親的大名,很多人都熟悉。

張靈甫的兒子今年83,領抗日紀念章後說:陳毅與我父親亦師亦友


張居禮是悍將張靈甫的長子,生於1936年,其母是邢鳳英。

張靈甫是蔣介石手下的一員悍將,長得儀表堂堂,北大肄業,黃埔畢業,能文能武,也算是個“文化將軍”。他率領的整編74師(軍)被譽爲國軍五大王牌之首,號稱蔣介石的御林軍。

張(靈甫)備受矚目,也飽受爭議。抗戰時期,張靈甫參加多次會戰,打了不少漂亮仗。可是,在解放戰爭中,張靈甫頑固不化,對蔣(介石)甚是愚忠,與人民爲敵。最終,在孟良崮一戰,張(靈甫)落得個兵敗身亡的可悲下場。

張靈甫的兒子今年83,領抗日紀念章後說:陳毅與我父親亦師亦友


活了44歲的張靈甫有過四次婚姻:元配邢鳳英;第二位妻子吳海蘭(藍);第三位妻子高豔玉(彥玉);第四位妻子王玉玲(齡)。

張居禮今年83歲,精神矍鑠。他曾回憶說:"1947年5月,父親兵敗身亡時,我只11歲,跟母親正住在西安。忽接通知,說父親掛彩,要我倆急赴南京。路過徐州,我們才聽說第74師全師覆沒……”

到了南京後,張居禮和邢鳳英在蕉園一號出席了張靈甫的追悼會。這時,張居禮第一次見到了他的四媽王玉玲以及躺在搖籃裏的小弟弟張道宇(王玉齡和張靈甫)。

不久,王玉玲帶着張道宇去了中國臺省。張居禮和母親邢鳳英則仍住西安。

張靈甫的兒子今年83,領抗日紀念章後說:陳毅與我父親亦師亦友


解放後,張居禮在西安上中學。之後,他考上了陝西師範大學物理系,1959年畢業。

張居禮畢業後被分配到西安41中學教物理。他工作勤勤懇懇,愛崗敬業,嚴謹治學,年年被評爲先進。學生們尊敬他,同事們稱讚他。

1966年後,因爲“張靈甫的兒子"這一罪名。他被隔離審查150多天。後來,在上級領導以及學生們、同事們的一片關懷、愛心、幫助下,張居禮走了困境,重新得到應有的尊重。之後,他又把全部身心繼續投入到教育事業上。

張居禮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教學水平非常高,並曾擔任過民革委員、省協會常委、青聯副主席、市政府參事等職。他的很多提案受到省市部門和參事室的表彰,工作成果深受好評。

2005年,抗戰勝利60週年之時,張靈甫的長子張居禮,光榮地領到了我軍軍委頒發的一枚抗日紀念章。他的四媽王玉齡和他的弟弟張道宇在也領到了抗日紀念章。

張靈甫的兒子今年83,領抗日紀念章後說:陳毅與我父親亦師亦友


談及父親張靈甫,張居禮坦言:"我父親在歷史上一直是位飽受爭議的人物,很多人對他的瞭解僅來自影視劇、文學作品等方面。從影視劇、文學作品來說,可能藝術加工的成分要多一些,比如說父親是被擊斃的。”

當被問及"您作爲他的長子,對1946年張靈甫率領74師3萬多人與陳元帥、粟大將大軍對壘,最終,張靈甫戰死孟良崮。有怎樣的看法?"時。

張居禮坦言:”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陳元帥與我父親亦師亦友。當時,他提出的“活捉張靈甫"的口號,其實質就是要避免傷我父親性命。孟良崮戰役結束後,陳元帥命令給張靈甫置棺掩埋,這就是一種英雄相惜之情。”

張靈甫的兒子今年83,領抗日紀念章後說:陳毅與我父親亦師亦友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得到了張靈甫已死的報告。之後,陳、粟等華東野戰野首長表現了極大的人道和寬容,陳元帥指示第6縱隊要將張靈甫妥善安葬,給張靈甫買一口好棺材。

張靈甫死後得到了“厚葬”。當時擔任華野6縱政治部副主任的謝勝坤主持了下葬儀式。我軍部隊還遵照上級的指示花了幾百大洋買來了一口上等棺材。

兩天之後,在東沂水一個名叫野豬旺的小山村山崗上,豎起了一座新的墳塋,這就是張靈甫的墓地。我方戰士還在他的墳前還豎了一塊木頭牌子,上書“張靈甫之墓”幾個大字。

張靈甫的兒子今年83,領抗日紀念章後說:陳毅與我父親亦師亦友


張居禮坦言:"抗戰期間,我上小學。父親從戰場回來,首先會去拜訪長輩與村裏的鄉親,拉家常、聊收成。在家,他很喜歡唱秦腔,沒事的時候唱《滿江紅》等一些古詩詞,從來不抽菸、不喝酒,在家裏更像是一個書生。他經常鼓勵周圍的青少年努力學習,以圖報國。我對我爸敬佩,我對那些在抗日戰場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的戰士更敬佩……十四年抗戰,留下的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抗戰精神!"

來源:南方歷史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