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关于投资方面资料,比如巴菲特股东大会讲话全文、各种研报若干份,里面有些东西还是蛮有价值的。

提炼了几点,给大家一起看看:

巴菲特:长期投资,要对国家有信心、「买指数就是买国运」;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未来都是非常看涨的。

查理芒格:中国是一个很有投资机会的市场;认为中国最好企业的估值低于美国最好企业的估值。

这两点是从巴菲特股东大会中觉得比较有价值,个人比较喜欢,这种给人提供了方向和长远思路的东西,是渔而非鱼。

还有一份分析文章,是曾经管社保的基金经理写的,文章很长,主要讲的是资产配资理念和方法,比较枯燥,但确值得一看。

核心结论大概就是认为:资产配置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

即便是在中国这种新兴市场,资产配置也决定了70%以上的回报差异,所以配置是投资中最重要的。

这些都是一些观点,看法分析的东西,很多人不喜欢看,但还是建议大家有时间多看看,培养的是你投资观念、眼界的东西。

小时候书里批判的井底之蛙,是有道理的。当你跳出自己的小圈圈,站在更广阔的角度,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扯的有点远,回到实际的。

不管是巴菲特,还是曾经的社保基金经理,他们在讲大观点的时候,都讲到一个具体的东西——投资指数。

巴菲特对指数基金的热爱,这个不需多讲。

后者在文章中提到了「沪深300指数」,有两段对话很有意义:

「沪深300指数在2005年—2018年的这13年,年平均回报是10.55%,总共3236个交易日,但是只要去掉涨得最多的十个交易日,回报就降到了4.6%,降低了五个多百分点。三千多个交易日中怎么去选择那十个交易日?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段话其实讲了两点:1、买指数,能赚钱;2、择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长期持有更适合。

讲白了,就是咱长期给大家安利的——定投指数

那,沪深300到底值不值得投呢?

巴菲特都说了看涨中国。成功人士的话往往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们的是掌握巨量数据、丰富经验才得出的结论。

这位管理过社保基金的经理在文章中讲的更直接:

「现在的沪深300指数我们现价买入持有三年或者更长时间,大概每年平均会获得12%的回报。这个预测的准确性能有90%。如果你不在乎短期波动,现在买沪深300指数,持有10年每年有12%的复合回报有什么不好呢?这是最没有风险的,非常确定的回报。」

-----------

要给大家看的资料精华,大概就是上面这些。

为什么要讲?

最近也是在审查自己的资产配置(房地产除外),在想自己定投的基金组合是否合理。

结论,是并不合理。高风险的股票基金占比太多,需要补充几个指数基金。

沪深300就是准备入手的。刚好看到上面的文,更加坚定加入基金池。

还是花了5毛钱,把沪深300估值看了下,如图:

股市分析:年复合收益10%+的沪深300!

看红框,目前的位置已经到了2.19倍PB,而历史最低估值,是1.42倍PB,最高是9.39的PB。

也就是说,目前沪深300指数的估值也是在一定比较低的位置,值得关注。

也不多说了,找了几个对应的指数基金:

股市分析:年复合收益10%+的沪深300!

跟踪的都是沪深300指数,挑一个就好。其中关于增强和非增强的差别,点这里。

指数定投,这种非常确定性的回报可能远没有某些传销活动来得被人接受,比如前几天被摧毁的“云联惠”,会员超过300万,这些传销组织无非也就是用年化15%以上的收益率去忽悠人,如果和沪深300指数每年12%的复合回报放在一起,傻子都应该知道选哪个,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

不过,能坚持持有一个指数超过10年的可能很少,可能就是因为能够贯彻的人不多,这个策略才能始终有效,半途而废,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定投,其实没啥诀窍。选对标的,坚持。止盈不止损。(作者:江小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