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靜休息時發病,只有部分病人發病前有肢體麻木感,說話不清,一過性眼前發黑,頭暈或眩暈,噁心,血壓波動(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暫腦缺血的症狀。

根據腦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積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如下:

(1)起病突然,常於安靜休息或睡眠時發病。起病在數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峯。

(2)頭痛、眩暈、耳鳴、半身不遂,可以是單個肢體或一側肢體,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並出現吞嚥困難,說話不清,噁心、嘔吐等多種情況,嚴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個病人可具有以上臨牀表現中的幾種。

(3)腦CT檢查顯示腦梗塞病竈的大小和部位準確率66.5%~89.2%,顯示初期腦出血的準確率100%。因此,早期CT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排除腦出血等病變。這是十分重要的,發病早期腦出血與腦血栓形成的治療有截然不同的地方。當腦梗塞發病在24小時內,或梗塞竈小於8毫米,或病變在腦幹和小腦處,腦CT檢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確診斷。必要時應在短期內複查,以免延誤治療。

(4)較少有嚴重的意識障礙和顱內高壓等全腦症狀,主要是局竈性腦功能缺失的徵象,依據受累血骨部位不同而異:如頸內動脈閉塞的同側單眼失明或/及Horner氏綜合徵,對側偏癱;大腦中動脈閉塞時對側完全性偏癱、感覺障礙、同側偏盲等;小腦後下動脈的閉塞出現眩暈、噁心嘔吐、聲音嘶啞、吞嚥困難、同側Horner氏綜合徵,共濟失調,同側面部淺感覺減退和對側肢體的淺感覺減退或輕度偏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