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富德系”除了持有重慶銀行(港股01963)股份外,還持有浦發銀行、樂山商業銀行的股份,持股比例分別爲19.81%、5.79%。不合規的股東該如何清理?對此,在更新的招股書中,重慶銀行未有更多解釋。

  證監會網站不久前公佈了重慶銀行更新後的IPO招股書,補充了發審委今年3月對首份招股書提出的反饋意見,還補充披露了2018年的經營業績和發行境外優先股情況。

  據最新招股書,重慶銀行在2017年底以每股20美元價格發行了0.375億股非累積永續境外優先股,募集資金摺合49.09億元人民幣,全部計入了其他一級資本。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銀行由重慶37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及市聯社、10家地方財政局和39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設立了城商行,2013年11月登陸H股,2016年的股東大會上通過了A股上市的相關議案,直到2018年6月向證監會報送了第一份招股書申報稿。

  從資產規模看,重慶銀行2018年末爲4503.69億元,在目前A股上市的中小銀行處於中等水平,總規模優於3176.59億元的青島銀行(港股03866)、2434.90億元的西安銀行,盈利能力上同樣高於上述兩家銀行。2018年,重慶銀行實現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爲106.30億元、38.22億元。

  此前,發審委反饋意見的第一個問題,便是要求重慶銀行對股東資格問題進行補充披露。關於金融機構股權的管理辦法自2018年初以來陸續頒佈,“兩參或一控”成爲對商業銀行股權管理的硬性指標。2015年通過定增入股的富德生命人壽,仍未取得股東資格批覆。不合規的股東該如何清理?時代週報記者多次聯繫重慶銀行併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尚未獲回覆。

  不合規股東難題未解

  重慶銀行邁步A股事宜可追溯到2007年—獲批更名並籌劃A股上市,並於當年向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在該行2013年登陸港交所後,重慶銀行在A股IPO審覈狀態轉變爲“終止審查”。

  2018年6月,證監會披露了重慶銀行提交的A股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並在2019年3月公佈反饋意見,包括規範性、信息披露、財務會計資料等方面的問題。發審委反饋意見中的第一個問題,便是要求重慶銀行對股東資格問題進行補充,2015年參與H股定增的富德生命人壽尚未取得股東資格批覆,披露該事項的原因、障礙、進展情況、解決措施,是否構成本次發行上市的法律障礙。

  據重慶銀行招股書,截至2019年2月末的總股本約爲31.27億股,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共有6家,分別爲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大新銀行、力帆實業、上海汽車集團、富德生命人壽和重慶路橋,持股比例分別爲14.96%、14.66%、9.43%、7.69%、6.96%、5.49%。其中,在2015年通過定增入股的富德生命人壽仍未取得股東資格批覆。

  目前“富德系”除了持有重慶銀行股份外,還持有浦發銀行、樂山商業銀行的股份,持股比例分別爲19.81%、5.79%。不合規的股東該如何清理?對此,在更新的招股書中,重慶銀行未有更多解釋。

  在合規問題上,重慶銀行的同業負債比例也頗受關注。招股書顯示,該行在2016―2018年的同業負債分別爲538.56億元、540.25億元和583.94億元,佔總負債比例分別爲12.95%、13.84%和16.72%;而重慶農商行在2018年末的同業負債佔比僅爲9.45%,較2017年年末的16.63%有着明顯的下降。對此,聯合資信2018年針對重慶銀行的報告指出:“在金融監管強調銀行業迴歸‘存貸款’業務本源的環境下,資產負債結構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

  招股書顯示,重慶銀行在2016―2019年3月受到監管部門行政處罰共有14次,其中2018年所收罰單就有7份,罰款金額合計398.22萬元,案由涉及未經任職資格覈准而實際履職、以貸轉存、違規處置不良貸款、信貸資金空轉、大中小微型企業分類不準確等。重慶銀行對此表示:“行政處罰累計罰款金額僅佔2018年淨利潤的0.10%,且罰款均已繳清,不會構成本次發行的實質障礙。”

  不良率連續攀升

  在上述證監會對重慶銀行IPO申請文件的反饋意見中,發審委要求該行覈查重大不良資產處置、剝離。在更新後的招股書中,重慶銀行公開了自2004年以來的不良貸款處置情況—截至2018年的14年內合計覈銷呆賬52.74億元,轉讓債權33.20億元,轉讓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28.55億元。其中,在2018年覈銷的呆賬和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分別爲22.22億元、28.55億元。

  重慶銀行在2018年內對不良資產進行大幅度調整後,近期發佈的2019年一季度報中仍再現了不良指標的“雙升”。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其不良貸款餘額較2018年末上升8.61%至31.29億元,不良貸款率爲1.41%,較年初上升0.05個百分點。在2016年、2017年、2018年末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爲14.42億元、24億元、28.81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爲0.96%、1.35%、1.36%。可見,重慶銀行在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上已是連續三年上升。

  同時,該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撥備覆蓋率爲211.79%,較年初下降14.08個百分點。對此,華泰金融控股分析師陳姝瑾在近期對重慶銀行的研報中表示:“撥備覆蓋率和撥貸比遠低於重慶農商行,未來資產質量壓力將繼續加大;利用切換IFRS9(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的契機大幅清理逾期貸款,但未來淨息差、資產質量以及資本充足率走勢堪憂。”

  陳姝瑾還指出:“在區域性銀行當中,我們更偏好盈利能力、資本和撥備都更佳的重慶農商行。”

  對於今年銀行業監管的重點,某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監管要求加快銀行在金融資產分類客觀,整體不良率的真實程度和可信度會相對提高。”這意味着,城商行的資產質量的風險與問題將進一步暴露。

  除此之外,重慶銀行也呈現出資本充足率下滑的壓力,急需予以補充。2018年末,重慶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爲8.47%、9.94%、13.21%,較2017年末的9.86%、10.24%、13.60%下降1.39、0.30、0.39個百分點。

  實際上,重慶銀行在完成港股上市後,先後以定增、發行優先股、發行二級資本債等方式補充了資本,累計募資超150億元人民幣。交銀國際(港股03329)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鑑於監管審查日益嚴格,預計重慶銀行資本壓力將加大,可能需要從其計劃的A股上市中籌集更多資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