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劉志剛

入伍後,經過新兵連近四個月訓練,我被分配到位於鄂西北的一個小山村的連隊。

在新兵連最終的考覈中,我的各項成績都合格。分到連隊以後,發現連隊的標準要比新兵連高了許多。在一起分到連隊的同年兵中,我就顯得有點“突出”了。

每次早操或是訓練,最怕的就是班長、連長在場。引體向上,別人噌噌噌拉完下來入列,而我吊在槓上要死不活的,特別是看着槓下班長、連長那期盼的目光,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後來,班長告訴我,連隊安排我去燒鍋爐,徵詢我的意見。得知這一消息,我心裏別提有多難受,但也不敢說啥。我想,難道連隊和班排對我徹底失望了嗎?雖然我的軍體素質暫時落後了,但我其他工作幹得都很賣力啊。

第二天,我懷着無比沮喪的心情來到鍋爐房,老兵給我講如何點火,怎樣拌煤,塊煤和粉煤怎樣搭配燃燒,怎樣封火併保持不熄滅…… 老兵講得頭頭是道,而我當時卻在開小差,心裏糟糕透了,全當成了耳旁風。

老兵走了以後,我愣在鍋爐房許久。直到有戰友到鍋爐房外打開水,發現水沒燒開,於是便進來看看是什麼情況,我才反映過來。一着急,老兵教的燒鍋爐方法更是忘得一乾二淨,拿着大鐵鉤子,在爐底一頓亂捅,結果鍋爐是徹底的熄火了。

我坐在鍋爐房的地上,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外面來打開水的戰友越來越多,都在等我的開水,而我束手無策。肖老兵走進來一看,二話沒說,拿起鍋爐房一角堆放的木柴和引火的原料,三下五除二地塞進爐膛,把木柴點燃後,在煤池裏把煤拌好,一鍬一鍬地扔進鍋爐裏,我站在一邊看着爐膛裏越燒越旺的火勢,心裏很不是滋味。

肖老兵走到水池邊,擰開水龍頭,洗洗手對我說:“小夥子,剛開始燒鍋爐,彆着急,就像我剛纔這麼做,慢慢來。”我點點頭。肖老兵走出鍋爐房,對等着打開水的百十號人說:“大家別急,剛換了個新兵燒鍋爐,不會燒很正常,我已經幫他燒起來了,水一會就開了。”

“軍體素質不行,燒個鍋爐也燒不好,你能幹個啥?”班務會上,副班長忍不住了批評了我,被班長當即阻止了。晚上臨睡前,班長語重心長地與我談心,他說相信我能把鍋爐燒好,叫我不要想太多,幹啥都是工作,別在意別人說三道四,自己幹好本職工作就好。班長的一席話聽得我心裏暖暖的。打那以後,我起早貪黑,自我加壓,軍體素質提高很快。一邊邊燒鍋爐一邊向肖老兵請教,最後我把爐火封得恰到好處。早晨起牀到鍋爐房,打開爐門,用大鐵鉤子輕輕勾一下爐底,熊熊的爐火便燃燒了起來,20分鐘左右水便燒開了,而在此之前,我要折騰一個多小時都燒不開。看着戰友們拎着水壺在鍋爐房外有說有笑地打着開水,我的心裏美滋滋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曾爲司爐員的他,在經歷最初的失敗後明白了什麼道理

雖然已經若干年過去了,我也早已不再擔任司爐員,但回想過去,正是在那時,我真正意識到“革命戰士是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不只是一句口號,那是作爲軍人最基本的素養。連長說,“工作分工雖不同,但崗位無貴賤,小崗位也有大作爲,就看你怎麼幹了。”別小看司爐員這個不起眼的崗位,你把開水燒好了,一樣贏得連隊戰友們的尊重!後來,連隊又安排我站崗、餵豬、做飯、種菜、擔任通訊員、報道員…… 無論在哪個崗位,無論做什麼工作,我心裏都很坦然。雖然這些崗位鮮爲人知,這些工作都很普通,但都是部隊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服從命令、幹好本職工作,一樣無上榮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