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祝生出席

“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

暨“自救互救应急技能科普宣教活动”

///普及知识 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5月12日是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和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通过世界卫生组织EMT认证评估的一周年纪念及第107个国际护士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省第二人民医院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职业病防治院、省二医珠海医院于5月12日联合举办“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暨“自救互救应急技能科普宣教活动”,进一步普及自救互救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祝生出席活动并作讲话,省二医院院长田军章主持活动。

陈祝生接受媒体采访

合照

陈祝生表示,目前我省有3支应急队伍,都是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建设,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训练,每年会组织一次联合演练。针对不同的灾害有不同的应急预案,可以实现48小时内抵达灾难发生现场。

记者看到,手术车、移动CT车、医技车、宿营车、水电油保障车、理化车、通讯指挥车、消杀车、餐饮保障车等车载移动医疗卫生设备开到现场。应急医疗队员向现场的志愿者和市民展示了看病的“小白”机器人、远程心电图、智能化救援装备、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处置VR训练系统等移动帐篷医院里的各类应急救援“黑科技”,并现场教学演示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电子检伤分类等自救互救应急技能。

医疗队员指导小志愿者体验应急VR设备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球仅有的9支国际应急医疗队之一、全国首家省级应急医院,省二医不仅不断提升自身应急能力,还积极推广自救互救培训,提高群众灾害技能应对能力。尤其是创新发展了紧急医学救援教育与社区志愿者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使得志愿者培训工作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在各大社区、学校开展培训超过350场,培训人数超过45000人,培训持证志愿者超过8000人。

志愿者们

记者:姚芬

摄影:朱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