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天使”,在长期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发明家”的潜质频频闪现,一切都是为了让患者更安全、舒适、方便的接受治疗。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做出了哪些发明让病人就医时更舒适呢?一起来看看!

1、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

发明人:预防保健部护士长彭妙

对于喉癌气管切开的患者,气管切开是全喉切或次全喉切患者术后维持通气的重要通道。这些喉癌气管切开的患者平均住院日约15天,为保持气道湿化,每天每个患者至少3次雾化,使用传统雾化器每次雾化长达15-20分钟,费时费力,且无法做好人工气道管理尤其是气道湿化,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也影响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奇思妙想:能不能有一种能自行固定且喷嘴与气管套管连接紧密的雾化器?既解决了患者需要一动不动僵硬等待几十分钟的问题,也能使护理工作者节省出时间。

自主发明:在护士长彭妙的组织下,医院耳鼻咽喉科护理团队集思广益,经多次研究及试验,发明了一种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并获得国家专利。该组件可自行固定,喷嘴具有活动性的连接管,使喷嘴与气管套管连接能完全吻合的情况下还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患者可自行调节舒适的位置,既保证雾化的效果又改善了患者的体验。

既让患者舒适,又可提高护理效率,这些护士当起了“发明家”!

2、危重病人反穿型便利上衣

发明人:重症医学科护士苏真娇、梁艺耀

危重患者穿着的病人服和普通患者一样,为了穿脱方便,护理人员选择病人服上衣反穿式着装,但存在身上的心电导联线凌乱,患者双肩经常暴露,气管切开患者衣服污染,行颈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时不易暴露且污染衣服等缺点。

奇思妙想:能不能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危重及卧床病人的特点对危重患者服装进行改良,设计一款危重病人反穿型便利上衣?穿着方便省时,患者整洁舒适、保护患者私隐的同时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自主发明:1、改良后的反穿衣在颈下方改良制作成约12cm的“V”领,符合反穿后的效果,不会出现“勒脖子”的情况,同时有利于气切患者的护理及避免污染衣领;2、双侧肩部沿袖轴方向平行开口缝有相隔6cm的3对暗扣,保护双肩避免受凉,如需进行颈、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可充分暴露颈肩部,方便操作;3、双侧腰部设计斜插式口袋,内部镂空,用于心电导联线经过。

既让患者舒适,又可提高护理效率,这些护士当起了“发明家”!

3、新型的气管切开固定带

发明人:重症医学科苏真娇 曾帆

目前临床上多数用白扁带作为气管切开的固定带,但因白扁带与皮肤的接触面小,更换时易牵拉颈部皮肤,而且需要裁剪、系结,其质地柔软不易穿过气切双孔。长期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因皮肤清洁欠佳、长期的汗液刺激、水肿等因素易造成颈部皮肤受损。

奇思妙想:能不能使气管切开患者固定松紧适宜,美观舒适,减轻颈部皮肤受损,操作方便,体现人性化护理?

自主发明:改良的气管切开固定带正反面均为绒布,裁剪成形状为两端窄中间宽的“纺锤形”布条,中间部分宽部为2-2.5cm,长20cm,接触面积宽,比较舒适美观;两端窄部宽为0.7cm(以能穿过气切双孔),长为10-15cm(足够的长度可根据患者颈部粗细调节),当两端窄部穿过气切双孔调整松紧后,将魔术贴反折粘贴即可。而且可清洗反复使用,不影响效果。

既让患者舒适,又可提高护理效率,这些护士当起了“发明家”!

4、新型结膜囊冲洗受水器

发明人:彭丽娟、王燕群、胡成燕

结膜囊冲洗是眼科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而结膜囊冲洗受水器是进行结膜囊冲洗的必备工具。但是,传统的大部分结膜囊冲洗受水器材质较硬,患者脸形各异,使用中无法完全贴合皮肤,易导致冲洗液渗漏。此外,根据消毒隔离规范的要求,受水器需一人一用,因此临床上需大量储备使用基数,便于清洗、消毒 ,才能满足临床周转。如消毒不彻底,且易造成患者之间交叉感染,且护士即使双手操作仍难度较高,稳定性差。

奇思妙想:能不能研制新型受水器使结膜囊冲洗不弄湿衣服、头发,使洗眼舒适度提高,洗眼耗时缩短?

自主发明:在原来受水器的下方做开口改为侧方做直径为1cm的开口,开口下端先连接一条长15cm的细引流管,再连接长约60cm的引流管后接污水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冲洗液外溢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减少了护士结膜囊冲洗操作的时间。

既让患者舒适,又可提高护理效率,这些护士当起了“发明家”!

(黄鹤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