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紀30年代初,法國的地質學家、業餘考古學家Madeline Colani提出一種理論,她認爲這個巖洞原本是一個火葬場,屍體在這裏燒成骨灰後再被放進洞外的石缸中。老撾石缸平原由於其石缸的作用至今爲止一直不能被有效解答,而成爲未解之謎。

  老撾石缸平原由於其石缸的作用至今爲止一直不能被有效解答,而成爲未解之謎。下面是這位作者在老撾石缸平原的經歷。蘑菇形的烏煙瘴氣在身後緊隨,我(原作者,下同)騎着摩托車駛出崎嶇不平斗折蛇行的豐沙灣,這是在老撾首都萬象東北400公里處的一座中等城市。這裏的公路也蜿蜒如回形針,過了許多崎嶇的山峯後,我就看到四處蔓延的田野。在路上,我遇見了一位放牛人並向其確認我前行的方向,他手指前方,手指飽經風霜。顯然,我離石缸平原已經不遠了,這是老撾最令人驚奇的一個景點,就像英國的巨石陣——不過石缸是這兒唯一的遊客,亦是這兒的土著。

  與它的東南亞鄰國泰國或是柬埔寨相比,老撾好像是一個常常被人忽視的國家。儘管老撾北部城市琅勃拉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文化遺產,然而很多遊客卻只願在萬榮駐足,那兒是一個備受揹包客青睞的聚會地點——那兒是狂歡。但我要找的並不是熱鬧:我所尋找的是一個有着2500年曆史的未解之謎。

  很多遊客都不知道,環繞豐沙灣周圍數百平方公里的山中藏着數千個可以追溯到鐵器時代的石缸,這兒遠離交通主要路線。石缸的分佈好似雜亂無章,大小也不一致,最高的有3米高、1米寬,重達數噸。在這兒,人們還發現了人類的遺骸、石蓋以及石盤。

  推論一:用來放屍體的

  這些石缸是什麼用的?是誰製作的?都仍是未解之謎。根據石缸的大小和附近的遺骸,一些考古學家認爲這些這兒是史前某個古代文明的墓地,這個文明可能在一條已被人們遺忘的商貿線路上往來,這條商路位於湄公河與北部灣之間。而另外一些考古學家則認爲,這些石缸用在葬禮儀式中的早期階段——人們將一具屍體放入石缸內,等屍體腐爛分解後再轉移到火葬場或是下一個存放地點。而在屍體完全腐爛以後,剩下的東西又會被人們重新放回石缸,新的屍體也就堆積在舊屍體上面,循環往復。

  這種推論得到了傳統的東南亞皇室成員專用喪葬儀式的印證。以泰國古代皇室爲例,皇室人員在死後數月纔會被火化,而在這之前,皇室人員們的遺體會被輪流放置在不同的缸裏,因爲那兒的人們相信靈魂會經過一個轉化過程,——離開現實世界,進入精神世界。並且,缸口的邊緣部分被認爲是用來支撐蓋子的,在屍體解體之前人們可以蓋上蓋子——這也增加了該理論的可信度。

  推論二:釀酒的

  然而當地人的理論更爲有趣,也與專家們的解釋大相徑庭。一些人說這些石頭容器的作用是釀製一種烈性米酒,以慶祝傳說中的神祕巨人克敵制勝。另有一些人則說石缸盛放了烈酒,爲的是讓生活在豐沙灣山上的巨人能夠解渴。但事實上,沒有人知道這個古代謎團背後的真相。

  大多數存在石缸的地區不對公衆開放;在60個這樣的遺址中,只有7處可供遊客參觀。1號遺址有300多個石缸和一個天然石灰岩洞,在這裏,人們可以得到很多有關這個謎團真想啓發。20世紀30年代初,法國的地質學家、業餘考古學家Madeline Colani提出一種理論,她認爲這個巖洞原本是一個火葬場,屍體在這裏燒成骨灰後再被放進洞外的石缸中。她的理論與古代喪葬習俗相關,並且解釋了屍體在火化之後的去向。而巖洞裏的一些證據——人的骸骨碎片、牙齒和玻璃珠,也能夠支持這個理論。不過當地人可不接受這個說法,他們認爲這原本是一個窯洞,古人們在這裏烤制動物皮膚、糞便、粘土、糖、沙,以做成石缸。

  走在遺址間,我還看到地裏插着幾十個紅色和白色的標記,比起古代的未解之謎,這些現代的標誌更令人不安。在越南戰爭期間,豐沙灣位於美國戰鬥機的飛行路線上,美軍在此總共投擲了2.7億枚集束炸彈,使得這裏成爲全世界人均受轟炸最嚴重的地區。而在這數億枚中,大約有8000萬枚炸彈在落地後未發生爆炸,這嚴重污染了該地區,讓石缸平原周圍的大片土地無法使用。來到遺址的遊客不可以離開帶有標記的那些已清除炸彈的區域。

  非政府組織排雷諮詢組表示,自1964年以來,那些未爆炸的炸彈已造成5萬多老撾人受傷或是死亡。儘管從1994年到現在,排雷活動都一直在進行着,但是以目前的速度來說,老撾還需要花上100年的時間才能完全消除炸彈危險。那次轟炸造成的破壞隨處可見,地面有很多坑洞,不少石缸也有着裂縫,有的甚至已有破損或已被毀壞。我將雙手搭在一隻石缸的邊緣,我所站立的地方距離藏有集束炸彈的區域可能只是數米之遙,我朝着巨大的石缸裏瞥了一眼……

  石缸裏邊只有蛛網和死水,可以解開謎團的答案早已不復存在——時間和戰爭可能已經讓我們難有機會。而在這裏,我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遊客,只有我只身在這,思考着這個未解之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