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陽普醫療實控人鄧冠華及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擬增持金額爲1億元到10億元,終止前部分高管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做了增持,增持金額爲1748.30萬元,實控人未增持。從增持主體看,除了控股股東、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上述終止增持計劃更多牽涉上市公司的“董監高”人員。

長江商報消息

在2018年市場行情回調的背景下,A股掀起了新一輪上市公司“增持潮”,但隨着增持期限進入“倒計時”,一些公司的增持主體不僅是“零增持”狀態,而且乾脆宣佈終止增持計劃。

終止數量創近年新高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日,今年A股已有15家公司發佈終止增持計劃的公告,創近年新高。具體來看,2018年只有6家,2017年和2016年各有1家,2015年不到10家,2014年爲2家。

值得一提的是,從時間看,前述15家公司中,有12家是在4月份以來宣佈終止的;從增持主體看,除了控股股東、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上述終止增持計劃更多牽涉上市公司的“董監高”人員。

從終止原因看,1家因股價超過擬增持價格上限無法增持,1家因被暫停上市無法繼續交易,其餘13家基本爲“由於金融市場環境變化、融資渠道受限等原因,增持股份所需資金未能籌措到位。”

從增持實施情況看,宏圖高科等有6家公司發佈終止增持計劃公告時,相應的增持主體還處於“零增持”狀態;銀鴿投資、亞聯發展等8家做了部分增持,但與增持計劃設定的目標尚有較大差距。比如,銀鴿投資董事高管擬耗資2000萬元-4000萬元增持公司股份,擬終止前增持了549.50萬元;亞聯發展公司實控人擬增持的金額不低於3億元,擬終止前增持了8554.55萬元。

部分終止增持計劃涉及金額較大。比如,粵泰股份控股股東或其一致行動人擬增持股份金額介於4億元-10億元,擬終止前未有增持;融鈺集團董事長尹宏偉擬增持金額爲5億元到10億元之間,增持股份佔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5%,終止前通過控制的公司累計增持了993.87萬股,佔融鈺集團股本的比例爲1.18%;陽普醫療實控人鄧冠華及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擬增持金額爲1億元到10億元,終止前部分高管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做了增持,增持金額爲1748.30萬元,實控人未增持;*ST雛鷹控股股東、部分董監高、證券事務代表及其他部分核心管理人員擬合計耗資不低於5億元進行增持,終止前控股股東、實控人侯建芳增持了約3863.83萬元,其他主體未增持。

此外,據統計,從發佈增持計劃到宣佈終止計劃這個期間內,上述15家公司中有12家的股價爲下跌狀態,累計下跌幅度均超20%,有的更是遭遇股價“腰斬”。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公司在發出終止增持計劃的公告後,股價出現大跌。

加強約束機制

不可否認,一些增持計劃會因客觀因素終止或擱淺,比如年報、半年報披露窗口期、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期、股價超過擬增持價格上限、相關增持主體從上市公司離職等,但不排除一些目的不純的“忽悠式”增持。因此,分析人士認爲有必要加強對責任主體的懲戒,而不僅僅是道義譴責。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尚需建立強有力的約束機制。“其實從法規上並沒有嚴格來說一定不能終止增持計劃,只不過要求有合理的解釋。目前好像也沒說籌集不到資金是一個不合理的原因。所以,從法規上來說不能直接監管或處罰,又或者是限制這些大股東的。”有上市公司高管認爲。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爲,大股東增持向來是受監管鼓勵的,但不排除一些增持計劃除了穩定市場信心外,還有配合市場炒作的目的。從制度層面看,對於未能兌現的增持計劃,很難鑑定是主觀行爲,還是客觀行爲,這讓一些增持主體鑽了漏洞。對投資者而言,索賠會面臨取證難的現實問題,建議理性投資,立足公司基本面,而不是盲目跟風參與概念炒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