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羣大師造就的一個傳奇:瑪格南圖片社

這張照片很眼熟吧?你知道它屬於誰嗎?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1955年©Elliott Erwitt | Magnum照片

發現沒有?攝影師背後跟着兩個單詞“Magnum照片”。

攝影史上一定會有一個繞不開的名字:馬格南圖片社

近百年來,馬格南的攝影師締造了光榮的歷史,傳續着獨立的精神,懷抱着人文的關懷,他們使得“馬格南”這個名字帶有一種令人尊敬的光輝。

今天阿撲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神奇的組織。

大師們攜手創辦

瑪格南攝影通訊社(英語:Magnum Photos,又名瑪格南圖片社)是一家跨國攝影合作社,成立於1947年,最初是爲了忠實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影像紀實而組成。

瑪格南攝影通訊社標誌。“瑪格南”一詞是一種大桶的香檳酒名,當時戰地記者常在生還之後,喝這種酒與朋友慶祝,羅伯特·卡帕以此酒爲攝影社命名。

創辦者爲羅伯特·卡帕,佈列松,大衛·西蒙,喬治·羅傑。這幾位創始攝影師在創辦馬格南之前就早已在國際上鼎鼎大名。馬格南創始攝影師們的國際聲譽無疑將他們從衆多攝影記者當中顯著區分開來。

英國雜誌《圖片報》( Picture Post)評價羅伯特·卡帕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戰爭攝影家”。

《戰士之死》,羅伯特·卡帕名作,捕捉了一位共和軍戰士剛剛中彈、倒下的瞬間。攝於西班牙內戰戰場,1936年。

他曾報道過5場發生於20世紀的主要戰爭:包括西班牙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及第一次印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卡帕跟隨美國軍隊報道了北非及意大利的軍事行動,諾曼第登陸中的奧馬哈海灘戰役以及巴黎的解放。

中國。湖北。漢口。1938年3月,羅伯特·卡帕拍攝。年輕婦女被訓練爲國民黨中國士兵。在失去上海和南京後,蔣介石撤退到漢口,直到1938年底他纔開始抵抗。

卡帕拍攝的畢加索和他的兒子,1948年

佈列松更是不用多介紹。1933 年,佈列松就在紐約舉辦了個展,1947 年的另一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覽的作品,也已開始巡展美國各地。同在 1947 年,《週六文學評論》(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稱他的作品打開了攝影和視覺藝術的“新視界”。

佈列松

佈列松更是啓發了像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海倫·萊維特(Helen Levitt)和莉賽特·莫多爾(Lisette Model)等一衆攝影師。

佈列松拍攝的賈科梅蒂,這張照片巧妙地捕捉了雕刻家和自己最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行走的人》保持同一體態的瞬間。

1938 年,大衛西蒙在《生活》雜誌上發表了他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對巴塞羅那平民的報道,而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他的拍攝角度,與當時更多是朝向士兵和戰鬥場面的方向相反,他選擇將鏡頭對準戰爭中的平民

大衛西蒙拍攝的巴勃羅·畢加索在自己的反戰作品《格爾尼卡》前,攝於1937年。

大衛西蒙拍攝的一位正在餵奶的母親,同時她也在焦慮地關注西班牙土地改革的結果,拍攝於1936年。

喬治羅傑在二戰期間爲黑星圖片社(Black Star Agency)工作,他所拍攝報道的德國閃電戰,光在《圖片報》上就整整刊發了 8 個多幅的版面。後來他在《生活》雜誌做了兩年交流攝影師,拍攝報道了摩洛哥和中國的前線戰事。

喬治羅傑拍攝的伯根貝爾森集中營,這是二戰期間德國境內唯一一所被盟軍解放的集中營。

1942 年,《生活》雜誌直接用一整期特刊發表了羅傑的 76 幅作品,以紀念和證明他在戰爭報道中的行程遠超其他攝影記者(七萬五千英里)。

正視人性尊嚴、珍視個體命運

馬格南攝影師以正視人性尊嚴的和珍視個體命運爲自己的哲學體系,這從 1947 年他們爲《婦女家庭雜誌》(Ladies Home Journal)做的第一個團隊項目“人即全人類”(People are People the World Over)中能得以體現。

馬格南攝影師關注過爲了和平與平等而鬥爭的平凡人:

在民權運動領導人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後的上午,伯特格林街的一幕。華盛頓特區美國。1968年。©Burt Glinn | Magnum照片

法國作家Jean Genet和美國作家William S.Burroughs反越戰抗議。格蘭特公園,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美國。1968年©©Raymond Depardon | Magnum照片

馬格南攝影師用鏡頭記錄在人道救援第一線的英雄們:

喬納斯本迪克森前往雷克雅未克拍攝了一支ICE-SAR志願者隊伍。冰島搜索救援協會(也稱ICE-SAR)是由約4000名志願者組成的獨立組織。成立於1918年的ICE-SAR在冰島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僅在2017年就響應了超過1000次呼叫。 | Magnum照片

馬格南的鏡頭記錄下了LGBT人士平權的歷史:

2006年,上海同性戀夜總會“深藍”開業。帕特里克扎克曼拍攝 | Magnum照片

美國。紐約市。1994年在格林威治村示威紀念石牆同性戀起義25週年。Paul Fusco拍攝 | Magnum照片

Pam Clarke和Diane Kempson,兩人作爲同性夥伴長達20年,且是懷俄明大學的教授。他們一起經營牛仔馬酒店,並計劃在懷俄明州合法結婚。關於同性婚姻,他們更多地是考慮了法律的效用。“我知道有些人想要結婚,是因爲他們需要與其他人擁有相同的權利。但對我們來說,我們只是想要法律保護,類似有‘合法的親人可以幫助你簽字,去關閉呼吸機的能力和類似的東西......’我們與同性戀羣體沒有任何共同之處,真的。也許是因爲我們年紀大了,我們已經弄明白了:我們不是政治的,我們只是兩個餵馬的人。我們可以整天談論馬匹。“| Magnum照片

在英國的布萊頓,與艾滋病毒共同生活了近二十年的ken,在一張毯子上繡上了他所認識的170名死於艾滋病相關疾病的人的名字。Mark Power拍攝 | Magnum照片

只由攝影師運營的圖片社

作爲一家機構,馬格南圖片社以“破壞性”的方式將攝影師、編輯人和出版商的關係重新洗牌。

瑪格南攝影通訊社可能是第一個全由攝影師經營和管理的攝影經紀公司,該社讓攝影師擁有自己相片的版權,而非發行的雜誌或是媒體擁有版權。

卡斯特羅。古巴哈瓦那。1964年©Elliott Erwitt | Magnum照片

爲了保持人格的獨立,馬格南堅持三種核心政策:攝影師擁有自己作品的版權;除非獲得攝影師許可,否則照片不得裁剪;照片只能用馬格南給定的標題和文字出版。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P3飛機飛越南極洲Seelye Loop南部的天際線,測量南極洲的氣候變化。©Paolo Pellegrin / Magnum照片

這將攝影師從原本由雜誌編輯控制的傳統束縛中解放出來,從而保護了攝影師們自己的權益。

至今,全球攝影師們仍然視“加入馬格南爲至高榮譽”,嚴格的入會制度(可能好幾年才批准一兩個入會資格)使得這份榮譽尤爲珍貴。嚴格與堅持也使得馬格南的品質和精神得以延續。

本文內容來源:

1、The Construction of Photojournalism: Visual Style and Branding in the Magnum Photos Agency,Michelle L. Woodward (《攝影報道分析:馬格南圖片社的視覺風格與品牌效應》,米歇爾·伍德沃,SCREAMUSEUM譯)

特別感謝SCREAMUSEUM提供的翻譯及授權。

2、馬格南官網:https://www.magnumphotos.com/

本文爲阿撲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配圖:ARTPLUS加菲胖胖

視覺設計:ARTPLUS 特別慢

你可能感興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