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汶川十年,那些失獨的家庭及獨生帶來的人口危機

轉眼間,汶川地震已經十週年了,引起我注意的並非媒體熱點過境式的報道,而是我讀到一本讓我非常震撼的書《獨生:中國最激進的社會工程實驗》,開頭便是汶川地震。

可以說這本書以計劃生育(避免敏感後面用獨生代替)爲主題讓我重新認識了中國,但是,沒想到這本書竟然是個馬來西亞人寫的。

本書從汶川地震切入,通過汶川地震大規模失獨的父母,來折射獨生政策導致的中國家庭的脆弱性,以及未來因爲人口危機造成的性別比例失調和老年化危機。

本書講述計劃生育推行過程中的種種殘酷手段和家庭慘劇,因爲有太多不和諧的猛料,我在這裏不便說,如果你是個理性的人,讀完一定會爲之震撼,如果你是個感性的人,讀完一定會爲之落淚。

獨生政策背後的荒誕邏輯

爲什麼要實行計劃獨生政策?又是什麼人主導的?當你,知道事實真相時,你會覺得如此荒誕。

我們之所以推行獨生政策是因爲80年代末的最高嶺導爲了加強權力,其實也就是提高我們的人均GDP。

提高人均GDP只能從開源節流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加經濟總量,另一方面,減少人口,於是獨生政策得以強力推行,甚至到了不折手段也不用負任何責任的地步。

斯坦福大學社會學教授周雪光在其被下架不久的專著《中國國家制度的治理邏輯》有更爲本質的分析,也就是運動型治理機制理論,獨生政策和現在轟轟烈烈正在農村進行的某行動一樣,都是運動型治理機制的具體政策。

運動型治理機制的本質,就是打破常規官僚體系,實現權力集中的一種手段。

獨生政策背後荒誕的邏輯,導致主導人也非常荒誕,竟然是火箭專家來主導人口問題,原因是因爲火箭專家與權力走得更近。

在科學主導一切的時代,工具理性必然壓倒價值理性,火箭專家通過數學計算壓倒了人口學者的事實分析。

推行多年後,獨生政策形成一個甚至超越法律的強大利益團體,尤其是成爲早些年偏遠地區財政的主要來源。

我曾經在某縣城和縣長喫飯,縣長開玩笑說他們的財政收入主要靠“兩皮”,以前主要靠肚皮(超生罰款),現在主要靠地皮(房地產)。

因爲利益盤根錯節,請神容易送神難,儘管國人很早就意思到獨生的負面影響,呼籲廢除獨生政策,但是還是拖了多年纔開放二胎。

獨生政策中推行的殘忍及影響,我不宜說,但是可以從自己的人生故事來簡單說明。

爲什麼農村出現強拆?

以前總覺得,強拆只出現在城市,但是我小時候有個親戚因爲連生三個都是女兒,又沒錢繳罰款,生第二個女兒時家裏值錢的東西都被拿走了,生第三個時直接房子被拆了,而且,我們村當兵退伍的很多去了計生辦,非常符合書裏“人口警察”的稱呼。

五一回家燒烤時,遇到兄弟的母親談起當年爲了生兒子,不得不把生出來的前兩個女兒都送人了,後來,因爲太窮,送出去的女兒都沒養活,死了,儘管時隔多年說起依然潸然淚下。

還更多人間慘劇,駭人聽聞,觸目驚心,令人髮指都在書裏。

如今獨生政策產生的巨大影響已經顯現,男女比例失調,農村,光棍危機隨時有可能爆發,買賣新娘的慘劇被著名作家劉震雲寫成荒誕小說《喫瓜時代的兒女們》。

城裏,丈母孃經濟推升房價。人口老齡化即將到來,養老保險虧空嚴重,延遲退休看來勢在必行。

更可怕的是,人口銳減,正在熱播的豆瓣9.3分美劇《使女的故事》便是講述未來人口銳減,開啓新一輪計劃生育,但這次不是爲了減少人口,而是爲了增加人口,女性淪爲生育機器的故事。你如果認真看,會在劇中看到很多與中國歷史上相似的熟悉場景。我們的未來會不會是這樣?在一個人可以決定一切的國度,值得深思。

找到我的公號:小胖讀書,然後回覆 “獨生”,獲取《獨生:中國最激進的社會工程實驗》,作者自己也在網上有免費發佈,所以不用擔心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