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南線上扎達土林是一處亮點,來到這裏,就不得不提起古格王國。古格王國遺址是一座高原古城,位於阿里札達肥札不讓區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曾經有過七百年燦爛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個謎。

  距離古格遺址不遠處的乾屍洞將是解開這個謎底最後的線索。03年我去過一次乾屍洞,那時洞口還沒用鐵柵欄阻斷,只是自己進洞口需要一些小小攀巖技巧,或者有人推一把你。我剛把頭探進洞口,看到乾癟的遺骸散落在洞裏,接着聞到一股惡臭,腦子發暈,恍若聽到金戈鐵馬丸之聲,那場滅絕古格的戰爭彷彿就在眼前。

  拉達克士兵正在屠城,鮮血從古格王國的頂部一直流淌進象泉河裏,一個曾經輝煌的古格王國被趕盡殺絕,乾屍洞作爲這場殺戮的見證,不知道有多少具屍體被砍頭堆進洞穴裏。任隨時間流逝,洞裏的無頭屍體都緊緊抱在一起,他們都曾經是古格的臣民。

  這個陰森恐怖的“乾屍洞”在古格都城遺址北面600多米遠的一處斷崖上。洞窟開鑿在距地表近3米高的山溝崖壁上,洞口很小,寬0.8米,高僅1.2米。這個洞是一組三室洞窟,主室平面是不大規整的方形,面積約10平方米。後室和南側室都很小,各有一個小洞口與主室相通,主室後壁上還挖有小龕。這兩個洞室內都疊壓着二三層屍體,踩在上面軟軟的,讓人心裏發毛。

  主洞室和兩個小洞室內橫七豎八地堆放着30釐米厚的散骨骼、破衣、碎布、繩子和小木棍等。骨骼非常雜亂,根本無法-一辨識每具屍體,粗略統計了殘肢,估計洞內堆有30多具屍體。

  洞裏的屍骨沒有一具是完整的,都是身首異處,奇怪的是洞內沒有發現一個顱骨,只找到兩件下頜骨,更奇怪的是,洞裏雖然看不到一具頭顱和頭骨的痕跡,但卻找到許多髮辮和綁紮着的髮束,說明屍體本來應當是帶着頭顱被堆進洞內的,後來這些頭顱卻神祕地不翼而飛。在一些腿骨、脊骨上面,附着已經乾枯的人皮和人肉,這實際上是一種沒有完全脫水乾化的乾屍。

  有近10具屍骨用藏式無領粗布長袍和毛質粗呢包裹,腰部緊繫毛織繩,繩兩端繞長袍將屍骨曲折捆綁成團。

  根據亂骨堆中夾雜大量破衣、布塊和多節毛織繩以及捆綁跡象分析,堆放到此的屍體最初全都是穿着衣袍,有些還裹着大塊毛織布,用繩子捆綁成屈肢狀放入洞中的。

  關於這個“乾屍洞”內的屍體,據說是古格與拉達克爭戰時,古格國王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百姓受累,於是與拉達克人達成城下之盟:同意投降,但不得傷害百姓!當古格國王和戰士們放下武器之後,背信棄義的拉達克人卻將他們全部押解至乾屍洞前處以極刑,拋屍於洞內,並把所有被俘的古格子民掠往拉達克,將古格殘酷滅國。

  這確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但根根洞內發現的年輕女性的屍體,從考古學與民俗學的角度分析,似乎這又是一種有一定儀禮的葬式。

  究竟這些屍體是古格王國時期的,還是古格王國以後的?他們的身分是貴族、戰士,還是一般的平民?

  這種集體置屍於洞內的叢葬,是當時的一種特殊的葬式,還是一種懲罰性的手段?這都是古格王國的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