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北風吹向內蒙古草原,各種野草野菜破土而出,第一茬沙蔥幾天就長成了,生活在內蒙古的人們對沙蔥並不陌生,特別是阿拉善盟和錫林浩特的人們,因爲沙蔥不但是草原上動物的美食,也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

沙蔥,也叫蒙古韭,長在沙地裏,葉子圓柱形或半圓,像蔥,但是摸上去就發現,不像我們日常見的蔥是空心的,它的葉子很硬,是實心的。在錫林浩特的蘇尼特草原上,沙蔥非常多,都不是人工種上去的,全部是野生的。

走進沙地就能聞到濃香,因爲沙蔥太多,時不時會踩到,蔥的氣味就更濃郁了,用手把沙蔥折斷,會留出綠汁,並伴隨着蔥的香味。

在菜市場門口,看到一位賣沙蔥的大媽,問一下10塊錢一斤,大媽說每天去地裏拔的話,能拔20多斤,一在能掙200多塊錢,但需要注意的是,拔沙蔥的時候不要把根拔掉,只要根在過幾天就會重新長出來。

來錫林浩特或者阿拉善盟旅遊的人們,一定要嘗一嘗沙蔥包子和餡餅,伴着草原羊肉入口,味道特別的香,香而不膩,沙蔥包子也成爲蒙餐飯店的招牌。

沙蔥消食健胃,是上好的野菜,這張餡餅怎麼樣?你的家鄉有沙蔥嗎?叫什麼名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