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美國南北對立,北方自由勞動制度與南部奴隸制度之間的矛盾已經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南部各州宣佈退出聯邦,組織起了“南部聯盟”。4月15日,林肯政府發佈了討伐令,統一的美國頓時陷入了內戰的煙雲之中,南北戰爭爆發了。


這是一場令人痛心疾首的內戰,一個國家的同胞們從此扛起槍對抗起來。美聯邦有一位叫羅伯特·李的大將軍,聽到討伐令時,頓時淚流滿面。他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國家會陷入到需要戰爭來維護團結的地步。他作爲美國軍隊的名將,很快接到任務:他即將被林肯總統委任爲聯邦軍司令,以平定南方叛亂各州。而他的故鄉就在南方的叛亂州——弗吉尼亞。他是一名能征善戰的將軍,深深地愛着這個國家的人民,他無法率領自己的軍隊去屠殺自己的同胞和鄉親。於是,他一夜無眠,清晨時,斷然回絕了這個重要的任命。


他隨即憤然辭職回到了故鄉,以此抗議政府通過武力來解決問題。他在辭職信上悲愴地寫道:“我一直無法下定決心舉起我的手來反對我的本州、我的親戚、我的孩子們和我的家人。因此,我辭去了軍隊職務。我真誠地希望:除非爲了保衛我的弗吉尼亞,我將永遠不必拔出我的劍。”

回到家鄉,爲了抵制國家分裂,他在弗吉尼亞不停地說服南方的領袖不要分裂祖國。但是,他的努力並沒有奏效,因爲北方的聯邦軍隊的炮火已經向他的故鄉襲來。萬般無奈之下,他出任了南方軍隊的統帥,抵抗自己曾經領導過的聯邦軍隊,保護故鄉的鄉親。


數月之後,他統帥的南方部隊與聯邦軍隊決一死戰。最後南方部隊終於抵擋不住精銳的聯邦軍隊的猛烈打擊,再也無法支撐下去。無奈之下,他只好向聯邦軍隊的首領格蘭特將軍投降。而格蘭特將軍亦敬重這位偉大的將軍,並與他心有靈犀。於是格蘭特將軍親手寫下一份“無比寬鬆”的投降條件:軍官和士兵經宣誓後予以釋放,交出武器和作戰物資,軍官隨身武器不在此列。

​一場慘烈的大決戰過後,勝利屬於了聯邦軍隊,這同時也意味着聯邦軍隊取得了這場南北戰爭的最後勝利,獲勝的聯邦軍隊無不歡欣鼓舞,到處準備宴席要好好慶祝。但是,格蘭特將軍得知之後,連忙走到歡慶的戰士中間,語重心長地阻止道:“這場勝利沒有什麼值得我們慶祝的,戰士們,因爲戰爭結束了,叛亂者重新成爲了我們的同胞。”他的話音剛落,所有的人都靜默了,他們彷彿從一場迷夢中猛然醒來,忽然意識到:原來這一場戰爭無關正義,只是一場家人的爭執,戰場上淌着的都是自己同胞的鮮血;甚至,戰爭本身就是一場悲劇,成敗都不值得慶賀,因爲每一場勝利的背後必然流滿血淚。


此事之後,當聯邦軍隊接受南方軍隊的投降時,氣氛顯得祥和甚至溫馨,沒有責罵和唾棄,沒有侮辱和懲罰,兩軍的戰士都以軍禮向對方致敬。這樣的受降儀式彷彿成了一次戰友的換崗。

逝者如斯,風雲散盡,故事已經老去,豐碑的四處已經野草茫茫,但是這兩位驍勇善戰的大將軍的事蹟卻讓我們思緒明澈,他們讓我們明白——在所有的博愛而悲憫、正直而偉大的心靈面前,即使取得再大的戰爭勝利,都不值得慶祝,因爲戰爭的本身就是人類的悲劇,意味着巨大的永遠無法彌補的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