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的一個電話,讓寧夏西吉縣車路灣村村民陳世剛倍感意外,聽說國務院督查組要來,原本在外打工的他趕忙返回家中……

(網絡圖)

農民提建議,國務院督察組到西吉

西海固地區是寧夏最貧困的地區,“西”指的就是西吉縣。西吉縣氣候乾旱,許多山地適合種植馬鈴薯,是我國的“馬鈴薯之鄉”,今年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爲81萬畝。

陳世剛反映的情況便跟家裏的12畝馬鈴薯有關。今年年初,車路灣村計劃打造千畝馬鈴薯示範基地,爲調動農戶積極性承諾給予一定種植補貼。

現在馬鈴薯收穫在即,年初的補貼卻沒有兌現。

陳世剛偶然看到國務院大督查二維碼,便掃碼上傳了自己的問題。

“當時抱着試試看的心態掃碼反映問題,真沒想到督查組這麼重視。”陳世剛高興地說。

瞭解實情,順利解決問題

(網絡圖)

爲了解實情,國務院督查組輕車簡從直奔目的地。

據瞭解,千畝馬鈴薯示範基地共涉及100多農戶。反映問題的陳世剛並非貧困戶,家中有6口人,共有40多畝土地,通過種地、打工,家庭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

陳世剛希望年初政府承諾的補貼能到位。他說:“我們有一說一,以前的馬鈴薯補貼都已發放。雖然政府不給補貼我們也照樣種,但政府不能忽悠老百姓,答應的事就要說話算數。”

督查組從西吉縣農牧局獲悉,陳世剛所說的千畝馬鈴薯示範基地是固原市抗旱示範點,也是寧夏農牧廳的三級種薯繁育項目。

該項目有完備的前期規劃,每畝馬鈴薯補貼標準爲100元,經縣級驗收、農牧廳最後驗收後,10月份前便可發放到位,目前項目驗收已經啓動。

聽到督查組的反饋,陳世剛心中有了底。他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小問題,就讓讓督查組奔波近千里入戶調查。

★我爲大督查提建議 ★

村民陳世剛,一個小小的舉動,爲何會引起國務院督查組的關注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兩個月前,三哥寫過一篇文章,正是講這件事的。

今年7月份,國務院推出第一個官方小程序——我爲大督查提意見。

微信用戶通過微信錢包進入“城市服務”功能,就會發現一個叫“國務院大督查”的模塊,也可以微信搜索“督查”,或者掃描小程序碼就能進入小程序。

在7月10日—9月10日這個時間段,當你遇到地方政策措施不落實、政府管理服務不到位、有關部門和單位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等問題時,都可以通過這個小程序直接“說”給政府聽。

記得當時還有不少網友對此事持懷疑態度,現在看來,你們真的錯了。相信陳世剛的經歷絕不是個例,國務院督查組的這項工作,是真的替老百姓解決問題的。

爲國務院督查組點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