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乌鸦求救出手相助,含冤入狱它来鸣冤得昭雪

春日迟迟,桃花灼灼,山野里满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徐元生赶市回来往家去,背上的褡裢里有他为新婚的妻子甜妹扯的花布……

故事:路遇乌鸦求救出手相助,含冤入狱它来鸣冤得昭雪

图片与文无关

忽然,飞来一只毛色油亮的大乌鸦对着他叫。徐元生开始并没注意到,只是用手随意地赶它走,谁知那乌鸦非但不走,还盘旋在他的头顶,叫声激烈。徐元生想,这鸟儿莫不是遇到什么事了?便跟着那乌鸦走。远远地就看到一个小娃正往一棵大树上爬,树枝间搭着一个鸟窝……

难怪呢!他紧跑几步喊住了小娃,叫他不要掏鸟蛋。担心自己走后小娃再返回来,他就将身上剩下的几个铜钱都给了他,让小娃去买糖吃。

待小娃蹦跳着跑了,那乌鸦又飞回对着徐元生叫,声音柔和了许多,像是感谢他的样子。徐元生挥挥手,“好了,快回去照看‘妻子’吧。”大乌鸦才飞到了树上。

到家,甜妹早做好饭等着他。虽是粗茶淡饭,但经了甜妹的手,也别有一番食物的清香。徐元生把花布给了甜妹,她在身上比划着连说好看。徐元生又把路上遇到乌鸦的事讲给甜妹听,她笑道,“你呀,又是救人又是救鸟的,还挺忙!我说呢估摸着你早该点回来的……”两人絮絮地,小小的茅屋里盛满了幸福的味道。

故事:路遇乌鸦求救出手相助,含冤入狱它来鸣冤得昭雪

图片与文无关

甜妹说的救人是怎么回事?原来,她就是徐元生救回来的。别看这甜妹名字叫得甜,可也是苦命人,打小跟着老爹相依为命,长到十六岁出落得像一朵花儿般明艳,却不想被当地恶少盯上,来家抢人。老爹上前阻拦,那恶少一脚踹到心窝当场毙命。甜妹也被那伙人逼到了山崖,跳河自尽。

徐元生救回她后,甜妹眼看他为人老实忠厚,也生得眉目俊朗,又是救命恩人,两人也就以月为媒拜了天地。虽然清苦些,但小两口恩恩爱爱,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可没过多久,他们就又摊上了事儿。有天,甜妹到河边洗衣服,又被好色的王财主瞄上。他打听到这甜妹是徐元生“捡”来的女人,便心生歹意想占为已有。再一次,徐元生到集市上采买日用品时,一伙人吵嚷着抓强盗,单在徐元生身上搜出了一包银子,扭送到县衙。

那唐朝的“武德律”是依照隋文帝“开皇律”的结构,并对刑罚施行宽大为原则,但唯独对待强盗的态度很强硬,即便未遂也得坐牢,何况这徐元生是人脏俱在,又被王财主暗中使钱买通了县令,并指使人诬告陷害,很快就判了刑。

不久,王财主将甜妹抢回家。那甜妹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整日以泪洗面、心情抑郁以至于精神恍惚,竟变得疯疯傻傻的了。王财主对她也没有了兴趣将其赶了出来,甜妹便流落到了街头讨饭为生。

转年,县衙新调来一位县令张好德,是个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清官。他上任以来日理万机,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一日,张好德正在审理案卷,就听到衙门外用来告状的挽铃响了,便派衙役到门外查看,回报说没人。隔一会儿又响,如是三次。后来张好德亲自出来,却看到一只毛色乌亮的大乌鸦在那里撞铃……

张好德意识到定是奇冤,才会有乌鸦来告状。于是带了手下跟那乌鸦一路走,就到了徐元生那破败不堪的小茅屋前。他叫来周围邻居问询,也知道了事情的大概。回到衙门立即提审了徐元生,又派人追捕到王财主。那王财主早吓得面色如土,两股颤栗,对所做供认不讳……

故事:路遇乌鸦求救出手相助,含冤入狱它来鸣冤得昭雪

图片与文无关

徐元生放了出来,见那大乌鸦又盘旋在头顶,便跟着找到了蓬头垢面的甜妹,将她接回到小茅屋。却见那乌鸦衔来了几块碎银子……徐元生请来了郎中,不日竟也医治好了甜妹的疯病。

后来,徐元生带着甜妹走了。有人看到她们是跟着那大乌鸦走的,据说到了武陵人的桃花源,在那里过上了没人欺凌、丰衣足食的日子,还生了一大堆的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