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人工智能實現骨齡評估自動化

“我看你骨骼精奇,必是練武奇才,將來維護宇宙正義與和平的重任就交給你了……”電影《功夫》裏,老乞丐騙小孩買“武林祕籍”,如果來到兒童醫院,小孩就不會被忽悠,至少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自己是否“骨骼精奇”。因爲通過人工智能就可實現骨齡快速、準確檢測。AI從讀片到輸出骨齡診斷報告甚至無需30秒。

傳統的基於人工視覺的影像學骨齡評估無論圖譜法還是計分法,都非常機械費時、主觀因素影響大,而且各家參照標準不一、致使其技術效率低下、判斷結果醫師之間、醫院之間的誤差很大。同時,影像醫師尤其兒科影像醫師缺口大,個體工作負荷重,從機械、繁重的骨齡影像讀片中解放出來的願望強烈。因此,無論兒童醫院還是成人綜合性醫院,都迫切希望藉助人工智能實現骨齡評估自動化,醫院從而萌生了AI用於骨齡檢測的創想。

2018年7月,上海市兒童醫院與衛寧健康合作研發的“CHBoneAI–人工智能骨齡檢測系統”在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網絡大會(CHIMA)上正式發佈。2018年4月,該檢測系統在醫院PACS/RIS上線1年多時間後正式“並行運行”和開始臨牀應用。如今,我們借力AI從讀片到輸出骨齡診斷報告甚至無需30秒、僅“讀”骨齡更是實現亞秒計,不僅大大節省了時間,而且平均絕對誤差僅0.43年,診斷準確率達98%。

目前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科醫聯體在全市共有16家區級醫院,50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一家區級醫院每天要診斷25例骨齡檢測片子計算,每天可以爲醫生節省125分鐘(5分鐘*25例),一年按320天計算,全年節省40000分鐘,合計約666小時,近28天。不僅極大提升了兒科影像醫生的工作效率,同時爲兒科影像的學科發展,中國健康兒童大樣本骨齡數據庫的建立逐漸打下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