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 一艘名叫“馬爾波羅號”帆船在從新西蘭駛往英國的途中,突然神祕地失蹤了。 20年後,人們在火地島海岸邊發現了它。奇怪的是:船上的開都原封未動,完好如初。船長航海日記的字跡仍然依稀可辨;就連那些死已多年的船員,也都“各在其位”,保持着當年在崗時的“姿勢”;

  1948年初,一艘荷蘭貨船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一場風暴過後,全船海員莫明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鮑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遊者齊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

  1992年11月24日,桂林上空發生了一起空難,141人死亡,成爲中國民航史上最慘烈的飛機失事事件。當事件的原因經多方解釋而未肯定之時,中國聲學研究所的專家,提出了存在着因“次聲波”的作用而致使飛機墜毀的可能性。桂林屬半丘陵地帶,氣團依山勢走向而上下浮動,引起氣流震動,會產生一種“山背波”的次聲波,當飛機遇到這種危害極大的由次聲波引起的晴空湍流時,如同落入一個風旋渦中,在擠壓力、衝力等多種強勁外力的作用下,將造成飛機失控、產生機毀人亡的惡果。最近研究結果表明,次聲波對飛機的影響還有一種“生物效應”。該理論認爲,當次聲波的頻率接近人體頻率時,就有可能產生“共振”,飛機駕駛員無法承受這種強烈的效應,就有致命的危險。也就是說,此次空難的兇手很可能就是這種次聲波。

  上述慘案,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普遍關注,其中不少人還對船員的遇難原因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就以本文開頭的那樁慘案來說,船員們是怎麼死的?是死於天火或是雷擊的嗎?不是,因爲船上沒有絲毫燃燒的痕跡;是死於海盜的刀下的嗎?不!遇難者遺骸上看到死前打鬥的跡象;是死於飢餓乾渴的嗎?也不是!船上當時貯存着足夠的食物和淡水。至於前面提到的第二樁和第三樁慘案,是自殺還是他殺?死因何在?兇手是誰?檢驗的結果是:在所有遇難者身上,都沒有找到任何傷痕,也不存在中毒跡象。顯然,謀殺或者自殺之說已不成立。那麼,是以及病一類心腦血管疾病的突然發作致死的嗎?法醫的解剖報告表明,死者生前個個都很健壯!

  經過反覆調查,終於弄清了製造上述慘案的“兇手”,是一種爲人們所不很瞭解的次聲的聲波。次聲波是一種每秒鐘振動數很少,人耳聽不到的聲波。次聲的聲波頻率很低,一般均在20兆赫以下,波長卻很長,傳播距離也很遠。它比一般的聲波、光波和無線電波都要傳得遠。例如,頻率低於1赫的次聲波,可以傳到幾千以至上萬公里以外的地方。1960年,南美洲的智利發生大地震,地震時產生的次聲波傳遍了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1961年,蘇聯在北極圈內進行了一次核爆炸,產生的次聲波竟繞地球轉了5圈之後才消失!

  那麼,次聲波爲何會造成人員不流血卻出現嚴重傷亡的現象呢?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內臟,有其固有的振動頻率,而這種頻率也在0.01—20赫茲之間,也就是說,它和次聲波的頻率相似。這樣一來,當外來的次聲波不管是自然形成的,還是人爲製造的,一旦它的振動頻率與人體內臟的振動頻率相同或接近時,就會引起各種臟器的共振,這一共振便會使人煩躁、耳鳴、頭痛、失眠、噁心、視覺模糊、吞嚥困難、肝胃功能失調紊亂;嚴重時,還會使人四肢麻木、胸部有壓迫感。特別是與人的腹腔、胸腔和顱腔的固有振動頻率一致時,就會與內臟、大腦等產生共振,甚至危及性命。

  次聲波這些神奇的功能:無聲無息地傳播,波長不易衰減,且易與自然界的次聲波混在一起,難以被人察覺等特點,早就引起軍事專家的高度注意。一些國家正在是利用次聲波的性質進行次聲波武器的研製。初步選定利用次聲波進行作戰的方向是次聲波發生器和次聲波炸彈。

  次聲波具有極強的穿透力,不僅可以穿透大氣、海水、土壤,而且還能穿透堅固的鋼筋水泥構成的建築物,甚至連坦克、軍艦、潛艇和飛機都不在話下。次聲穿透人體時,不僅能使人產生頭暈、煩燥、耳鳴、噁心、心悸、視物模糊,吞嚥困難、胃痛、肝功能失調、四肢麻木,而且還可能破壞大腦神經系統,造成大腦組織的重大損傷。次聲波對心臟影響最爲嚴重,最終可導致死亡。

  次聲雖然無形,但它卻時刻在產生並威脅着人類的安全。在自然界,例如太陽磁暴、海峽咆哮、雷鳴電閃、氣壓突變;在工廠,機械的撞擊、摩擦;軍事上的原子彈、氫彈爆炸試驗等等,都可以產生次聲波。

  由於次聲波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因此,國際海難救助組織就在一些遠離大陸的島上建立起“次聲定位站”,監測着海潮的洋麪。一旦船隻或飛機失事附海,可以迅速測定方位,進行救助。

  近年來,一些國家利用次聲能夠“殺人”這一特性,致力次聲武器——次聲炸彈的研製儘管眼下尚處於研製階段,但科學家們預言;只要次聲炸彈一聲爆炸,瞬息之間,在方圓十幾公里的地面上,所有的人都將被殺死,且無一能倖免。次聲武器能夠穿透15釐米的混凝土和坦克鋼板。人即使躲到防空洞或鑽進坦克的“肚子”裏,也還是一樣地難逃殘廢的厄運。次聲炸彈和中子彈一樣,只殺傷生物而無損於建築物。但兩者相比,次聲彈的殺傷力遠比中子彈強得多。

  什麼是次聲波?

  次聲又稱亞聲,是頻率在20Hz以下的低頻率波。許多自然災害如地震、火山爆發、龍捲風等在發生前都會發出次聲波。次聲波對人體能夠造成危害,引起頭痛、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一位物理學家做過實驗:他把一臺次聲發生器帶進劇場,開演後悄悄地打開,然後坐在自己的包廂內觀察動靜,只見坐在次聲器四周的觀衆產生一種惶恐不安和迷惑不解的神情,並很快蔓延到整個劇場。次聲波的特點是來源廣、傳播遠、穿透力強科學家們利用它來預測颱風、研究大氣結構等。在軍事上可以利用次聲來偵察大氣中的核爆炸、跟蹤導彈等等。

  次聲波

  (1)次聲波: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叫次聲波。

  (2)次聲波的特點:

  ①次聲波可以傳播很遠的距離。

  ②次聲波在傳播過程中不易被障礙物阻擋。

  ③次聲波容易與生物發生作用。

  (3)人類周圍的次聲波

  ①自然次聲。如狂風暴雨、閃電雷鳴、極光放電、流星爆炸、火山爆發以及地震、海嘯、颱風等都可以發出頻率在0.01 Hz至10Hz的次聲波。

  ②人體次聲。人體本身也是次聲源,如心臟跳動可發出5 Hz到20Hz的次聲波。我們稱之爲人體次聲。如高速行駛的卡車可產生次聲,核爆炸、火箭起飛都能產生次聲。

  (4)次聲的應用。

  ①爲氣象及地震預報服務。

  如低等海洋動物水母對8—13 Hz的次聲波特別敏感,利用仿生學依照水母的耳朵結構製成的水母耳颱風預報儀,可提前15 h預測颱風的方位和強度。

  ②爲國防建設服務。

  建設次聲波服務站,探測分析世界各處的核爆炸,火箭發射等重大軍事動態。目前,還研製出了一種特別靈敏的次聲探測儀,用在邊防檢查上,看是否有人混在車輛行李中出入邊境。

  ③爲農林生產服務。利用次聲波給樹治病、刺激植物生長。

  ④爲人類生產服務。利用8-12Hz適當劑量的次聲波作用可使人的思維集中。製造次聲驅蚊器,用於防止蚊蟲叮咬。

 

微信掃碼關注

每日推送新鮮資訊

相關文章